1934年7月31日
毛泽东就目前时局和红军抗日先遣队问题发表同《红色中华》记者的谈话。谈话指出: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吞并中国的新进攻,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极端危急的关头。日本帝国主义的新进攻,同国民党大举进攻苏区是完全配合一致的。苏维埃政府与红军,为了保卫自己的领土,讨伐国民党卖国贼,正在各条战线上与优势兵力的敌人开展最激烈的血战,以一切力量用各种办法去粉碎这个凶恶的“围剿”。苏维埃中央政府与革命军事委员会,派遣了一个抗日先遣队,即将经东部各省北上抗日,目的在使全国民众明白红军是全中国内真正抗日的军队。抗日作战是越快越好,我们号召全国一致起来援助苏维埃与红军,使我们能够迅速粉碎敌人五次“围剿”,集中力量抗日反帝;援助我们的抗日先遣队,反对南京政府的拦阻政策,使抗日红军迅速前进。
1949年7月31日
毛泽东审阅修改新华社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二十二周年的社论稿,加写三段文字。其中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二十二年的人民解放战争告诉我们,在任何一个驱逐敌人建立人民政权的区域,必不可免地要经过一个困难的时期。这种困难是能够克服的,但须付以必要的时间和艰苦的努力。有些地方有几个月或者一年的时间就够了,有些地方则须经过两年、三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使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项工作完全脱离敌人所造成的旧的混乱的轨道,而完全走上新的巩固发展的轨道。为着克服困难,必须完成几项根本性质的工作,这就是:(一)消灭封建势力,使农民得到土地;(二)实行精兵简政,简省国家开支;(三)在上列两项基础之上初步地恢复和发展一切有益的工业和农业生产。而要完成上述几项工作,在新解放的南方和西北各省,一般地说来,必须准备付以三年左右的时间,过于性急是没有用的。我们是能够克服困难的,不管什么样的困难也不怕。人民解放军的二十二年的斗争史给了我们这样一种经验和信心,只须共产党、人民解放军和全国人民明了自己所遇困难的性质,坚决地执行克服困难的各项根本政策,我们就能达到目的。
1957年7月31日
朱德在首都军民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周年大会上发表题为《光荣伟大的三十年》的讲话。讲话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以彻底解放人民和坚决保护人民革命成果作为自己的唯一宗旨的武装力量。八一起义虽然没有达到挽救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的目的,但是仍然具有伟大的意义,因为它明确地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政治方向,它是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和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三十年来的事实证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善于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的,是善于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是善于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先进的军事科学技术的。这篇讲话收入《朱德选集》。
1997年7月31日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七十周年大会上讲话。在谈到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时指出:我军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它集中体现为革命加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这些革命精神,是我军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不可战胜的力量源泉,不仅保证了人民军队的性质、政治本色和战斗力,而且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七十年的光辉历史证明,人民解放军是一支忠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军队,是一支敢于战胜一切困难和压倒一切敌人的军队,是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军队。人民解放军所以成为一支伟大的军队,是由于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是由于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由于始终坚持革命的政治工作,是由于始终不断地提高部队的军事素质和战斗力,是由于始终维护内部的团结统一。在谈到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时指出:军队现代化建设要以国家经济建设为依托,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而发展经济离不开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国防现代化是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要协调发展。国家要随着经济的增长,逐步增加国防经费的投入,使军队的武器装备和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军队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持勤俭建军的方针,努力提高军事经济效益,在克服困难中有所作为。加强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是实现我军现代化的正确选择。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一条基本方针。在这个问题上,认识要更加明确,行动要更加坚决。
2020年7月31日
五、玉山县工商业联合会
玉山县工商业联合会其前身系玉山县商会。1949年5月5日玉山解放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驻玉山县军管会接收县商会,由县商会出面组织了临时维持会,维持县城秩序,并协助解决俘虏的食宿等问题。8月,由全城工商业户民主选出代表48人,改组了原县商会;12月18日,县商会改组为县工商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下属同业公会14个,次年增至44个。
1950年12月17日,城区工商界代表60人举行筹备会议,选出筹委会委员。下属43个同业公会,辖手工业357户,商业556户。是年,推销胜利折实公债①11440份,募集寒衣1450套,抗美援朝慰劳金1783.14元;各行业还捐款408.84元,资助县城公益事业建设。为支援抗美援朝,1951年4月27日,举行各行业集体纳税,10天内缴纳工商业税达21527元,并订立了爱国公约,受到上饶专员公署专员黄知真、副专员何行之的致信表扬。
1953年3月中旬,上饶地委统战部来县推行工商联试点工作。3月13日至15日,召开玉山县工商业联合会成立大会,选出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19人,执委31人,蔡日鉴任主任,俞谦任副主任。
1953年3月至1955年期间,县工商联主要是协助政府和税务部门在同业公会中评议物价、评议税收并催缴入库,参加物资交流,活跃城乡贸易,推动和组织工商界人士学习党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和政策。
1956年1月,在县委直接领导下,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高潮,县工商联在县大礼堂召开了为期三天的城乡工商业者和合作商店代表会议,与会代表逾500人。会议传达贯彻了毛泽东关于《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掌握自己命运》的讲话精神;会后,在县委工作组的帮助下,全行业实行公私合营。随后,县工商联在组织私方人员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加强思想改造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六、玉山县抗美援朝分会
1950年抗美援朝初期,县委按照上级指示精神,成立“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帝侵略委员会玉山县分会”。1951年改称为“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玉山县分会”。
1951年5月1日,县抗美援朝分会组织全县人民举行反美爱国游行,全县各界人士75405人签名拥护和平、反对美帝使用细菌武器。6月,全县人民响应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发出的“捐献飞机大炮、做好拥军抚属工作”的号召,捐款和捐物折款共计26.5万元,可购飞机1.3架,慰劳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费用共计1374.3元。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全县共召开群众集会625次,控诉会17次,适龄青年报名参军参战的2089名,参干81名,向志愿军发慰问袋510件、慰问信279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