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 “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丨我在玉山当导师

“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丨我在玉山当导师

编者按:当杜鹃点燃怀玉山的春讯,当烟雨漫过新秧初立的田垄,一群怀揣热忱的文化行者正穿行在玉山的青山碧水间。让我们跟随《我在玉山当导师》专栏的脚步,走进基层,走近文化导师,感受那份对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今日导师】  朱国彬 非遗导师(派驻玉山县)

玉山县三清砚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导师记录】非遗文化点亮乡村舞台 江西村台赋能非遗传承

3月22日-23日,我省“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选派的非遗导师,玉山罗纹砚雕市级非遗传承人朱国彬依托“江西村台”这一创新平台,开设非遗展位,以砚雕技艺为媒,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融入乡村生活,为玉山“文旅+非遗”战略注入鲜活力量。 

“江西村台”是玉山县近年来重点打造的文化品牌,通过“非遗+体育”“非遗+旅游”等模式,将传统民俗与现代产业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生态。朱国彬的罗纹砚雕展位与同期举办的乡村台球赛事形成联动,既展现传统文化的匠心之美,又吸引年轻游客与本地村民参与,实现“文化引流”与“产业增值”的双重目标。

展位现场,朱国彬展示了数十件罗纹砚雕作品,既有曾获深圳文博会金奖的《论道》砚、献礼建党百年的《百年辉煌》主题砚雕等经典之作,也有专为乡村主题创作的《稻香砚》等砚雕作品,后者以罗纹石天然纹理为稻浪,雕刻出农舍、稻田与劳作的村民,将乡土生活凝练为艺术语言,引发游客共鸣。

“这次在我们美丽的玉山山塘举办‘江西村台’,很荣幸能作为非遗导师在这里宣传我们玉山的非遗罗纹砚,有这么大型的活动做支撑,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乡村,能让更多的基层群众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雕刻,更好地展示和宣传我们玉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朱国彬表示。

3月24日,非遗导师朱国彬走进玉山怀玉书院,为怀玉书院工作人员、怀玉山风景区管委会成员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培训宣讲课。

宣讲课现场,非遗导师朱国彬从玉山罗纹砚的历史渊源,朱熹与怀玉书院的文化影响,玉山罗纹砚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向学员们介绍了玉山罗纹砚的文化内涵和新的时代意义。

“了解到朱熹和怀玉书院以及玉山罗纹砚之间的渊源,仿佛让历史照映进了现实,非常有感悟。”学员翁懿君一脸兴奋地说道。

从田间地头到文博殿堂,朱国彬以“江西村台”为支点,撬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他的实践不仅是技艺展示,更是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缩影。

来源:上饶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中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博士县—玉山之窗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yszc.com.cn/130477.html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970372399

邮箱: admin@yszc.com.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