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北京大学2025年“数学英才班”录取结果发布,玉山一中高三(13)班夏欣玥同学凭借此前出色的竞赛成绩及综合能力评估,从全国众多优秀学子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2025年北京大学“数学英才班”,获高考成绩降至特控线录取北京大学资格。

这位凭借数学竞赛脱颖而出的同学,用热爱与坚持书写了一段励志篇章,其背后既有圆梦时刻的激动,也有独自跋涉的孤独,更离不开家庭与学校的温暖支撑。

“收到消息时,我和爸爸都激动得说不出话,爸爸甚至当场落了泪。”回忆起得知自己进入“数学英才班”的那一刻,夏欣玥的语气里仍难掩兴奋。这份喜悦的背后,是无数个与数学题为伴的日夜。
竞赛之路并非坦途,高二下学期的脱产学习经历让夏欣玥印象深刻。“我们学校这一届数学竞赛脱产的人不多,我常常一个人在竞赛室刷题。”孤独感时常涌上心头,但对数学的热爱成了驱散孤独的灯塔。“做数学题本身会让我开心,那种沉浸在逻辑推演中的专注,能让人忘记外界的纷扰。”她说,正是这份纯粹的热爱,支撑着她在这条相对小众的路上坚持下来,“哪怕一个人,也能从解题中找到前进的力量。”

“爸爸很喜欢数学,小时候就给我买了很多竞赛书,每天规划学习内容。”正是这份启蒙,让夏欣玥对数字与逻辑的世界产生了浓厚兴趣,在解题中感受到了独特的乐趣,“有些巧妙的思路,学会时会觉得数学太美了;花几天攻克一道难题,那种成就感更是无可替代。”
谈及成功的要素,夏欣玥反复强调成功离不开身边人的帮助。竞赛老师为她梳理知识体系、筛选经典例题,引领她在竞赛领域不断深耕;回归班级后,面对落下的课内课程,班主任与各科老师主动利用课后时间为她辅导,帮她快速追赶进度。家庭的支撑更是夏欣玥最坚实的后盾。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她,在严格的管教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暑假别人在玩,我被关在家里看书,却不觉得累,反而很快乐”;高中住校期间,身体不好的奶奶坚持给他送饭;外出培训时,父亲总会放下繁忙工作前去陪伴。

“学竞赛,兴趣是前提,还要多刷题、多总结,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尤其是组合题,特别考验思维深度。”作为过来者,夏欣玥也想对学弟学妹说,竞赛之路充满挑战,唯有真正的热爱与持续地付出,才能支撑人走得更远。
对于即将开启的北大生活,夏欣玥已有清晰规划:“大一大二先专注课内,打好数学基础。”她表示,若在纯数学领域有足够潜力,希望能够深入钻研;若更适合应用方向,则考虑向大数据等领域拓展。
从启蒙时的好奇,到备考时的坚持,再到圆梦时的喜悦。夏欣玥的事迹印证了:当热爱遇上坚持,再加上温暖的托举,梦想便会在汗水的浇灌下绽放。相信,在北大的数学天地里,她将继续以热爱为笔,书写更精彩的人生篇章。
据了解,北京大学“数学英才班”是为了培养数学优秀人才而专门设立的,于2018年首次开设,招收品学兼优,有数学特长,并在国内外数学专业相关学习实践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有志于从事数学研究的普通高中在校学生。(记者 邱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