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赣州8月12日消息(记者刘培俊)8月11日,记者从江西省赣州市举行的中共赣州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解读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赣州市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部署了一系列新举措。

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发 赣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这次全会准确把握了赣州发展的新方位,科学谋划了继往开来的新思路,明确提出了攻坚突破的新举措。”赣州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研室主任、市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黄晓东说。
今年上半年,赣州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4、0.5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2429.1亿元,同比增长10.1%,列全省第3位;利润总额89.4亿元,同比增长27.4%,列全省第1位。规上企业总数3068家,保持全省第1位。

南康区的低空经济产业园内,一家轻型飞机制造企业的技术工人在检修飞机(央广网发 赣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赣州如何在建设工业强市上实现突破?赣州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宋鹏介绍,赣州市将实施“7510”行动计划,建设工业强市,力争3-5年新增两个千亿产业集群,延链补链强链,推进“赣数庆算”,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实施绿色制造,推广节能降碳技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如何实现“十万英才聚赣南”?“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加快发展的‘最大增量’。”赣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澜介绍,对标深圳,完善引才新机制,升级“双向科创飞地”“周末工程师”“高层次外专引聘激励”等政策措施,开展“书记部长进校园”活动,三年内吸引10万青年来赣州就业创业。支持江西理工“双一流”、赣南师大高品质办学、赣南医大申博、赣南科技学院申硕;探索高校院所与企业人才双向双聘。深化企业自主评定人才改革;制定“首席技术官”“企业创新专员”政策,培养创新人才队伍。

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央广网发 邹忠辉 摄)
“赣州是江西省域副中心城市,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赣州市提出构建‘一核引领、三区协同、县域联动’发展格局。”赣州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钟春莲介绍,赣州市将加快推进赣南数智城建设,实现城市空间无缝聚合,引领带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现代化迭代升级。
以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统筹谋划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扎实推进城中村、危旧房、老旧小区改造,推进总长度约156公里的77个城市道路和公路项目建设,切实解决交通“堵点”问题,构建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体系。

赣州市每年都举办大型线下招聘会(央广网发 赣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首次提出梯队式、片区化的思路来推动这项关系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赣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廖顺尧介绍,根据不同乡村的资源禀赋和实际条件,实行“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差异化发展策略,培育“农业+”新业态,着力推动农业产业从单一的“卖产品”向多元化的“卖风景、卖文化、卖体验”转型升级。
“服务业既是激活经济动能的‘强引擎’,也是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主阵地’,在高质量发展中地位关键、作用突出。”赣州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黄世明说,赣州市将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壮大三年行动,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赣州江南宋城景区军门楼广场,音乐会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观看(央广网发 欧艳芬 摄)
“赣州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具有连通东西、承接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赣州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势在必行。”赣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谢文才介绍,赣州市将加快建设会昌联络线,尽早开工安远至赣州、寻全西延、新干至兴国等一批项目,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实施路网联通工程,打通一批断头路、瓶颈路,加快瑞梅铁路、长赣高铁建设。

遂川至大余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央广网发 吴悦 摄)
赣州在加快发展、做大“蛋糕”的同时,怎样进一步分好“蛋糕”?
“对标深圳优质公共服务,构建完善规则,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赣州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温江涛介绍,赣州市将围绕把就业创业置于民生之先、积极推动集团化办学、深化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等,构建更为完善的公共服务规则规制,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难事”。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