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不忘来时路 奋进新征程 缝纫机转出幸福路!文成小车间托起大民生

缝纫机转出幸福路!文成小车间托起大民生

8月6日,走进文成街道六亩村的超笑乐就业帮扶车间,只见一台台缝纫机咔嚓咔嚓地全速运转,工人们各司其职,有序操作,一件件服装源源不断地从流水线中生产出来,现场一片火热场景。

自该就业帮扶车间创建以来,在家务农且不便外出的周边村民便成了名副其实的“上班族”,既捧稳了“金饭碗”,又守好了“幸福家”。

“以前在外地打工,一年到头见不着孩子,现在在家门口的制衣车间上班,一个月能挣四五千元,还能照顾老人孩子,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日子越过越好。”工人欧阳芳菊停下手中的活计,笑着说道。

据就业帮扶车间负责人卢龙英介绍,现在车间有90多台机器,60来名工人,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留守的妇女和脱贫户。“目前订单非常饱满,我们也打算再添几台机器,或者在周边扩建个工厂,再吸纳几十名工人上班,为乡亲们提供个能在家门口挣钱顾家两不误的工作,这样子我们也很有成就感。”卢龙英说。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乡村振兴也不是简单的产业移植,而是让政策与民心同频共振。在文成街道,这样充满烟火气的帮扶车间还有珠湖阿军仿真丝花厂、莲湖宇轩电子加工厂等好几家,它们持续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勾勒出一幅“产业兴、乡村活、百姓富”的生动图景。

“近年来,文成街道坚持把群众就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因地制宜打造就业帮扶车间,积极为群众就业牵线搭桥。目前几家帮扶车间共吸纳脱贫人口20人,解决四百余位群众的就业问题,走出了一条靠产业带动就业的路子,让群众的收入更多,生活更幸福。”文成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邱荣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博士县—玉山之窗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yszc.com.cn/13534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