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葱岁月到知命之年,他把32载光阴全部奉献给了乡村教育。他既是讲台上传道授业的“业务标杆”,也是学生心中亦师亦父的“暖心班主任”,更是学校管理中勇挑重担的“硬核副校长”。他,就是玉山县横街初级中学教师熊诗友。

攻坚克难的“业务尖兵”
熊诗友,1993年,从上饶师专毕业的他,怀揣着对教育的赤诚来到横街初中任教。“不能因为师资问题而耽误孩子的学业。”因学校数学教师紧缺,原本应该教政治的熊诗友,临危受命接过了数学课本。带着这份信念,他开始钻研数学教学。

深夜的办公室里,熊诗友啃透每一本教学理论书,反复研磨课标与教材,教案写了改、改了重写,直到能精准把握每个知识点的讲授逻辑;课堂上,他探索“分层教学法”,既为优生搭建拔高平台,也给中等生铺设提升阶梯,更对学困生倾注额外耐心——课余时间单独辅导、组织“优生带学困生”互助小组、上门家访了解症结……32年来,经他手转化的学困生超过30人,所教班级的数学成绩稳居全县前列。
立德树人的“育人标杆”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要走进学生心里,才能真正帮到他们。”这是熊诗友多年担任班主任的工作心得。在他看来,班主任不仅要管学业,更要暖心灵、育品格。
班里的俞同学因肢体二级残疾无法到校上课,熊诗友便坚持“送教上门”:每周两次,无论刮风下雨,熊诗友都骑着电动车奔波在学校和孩子家之间,既教课本知识,也陪他聊天解闷,鼓励他乐观面对生活。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熊诗友自掏腰包垫付学杂费、购置学习用品;对于“问题生”,他从不贴标签,而是通过反复谈心、家校联动,帮他们找到人生的方向。
“严慈相济”是熊诗友的带班秘诀: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课后却像家长般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他带的班级始终班风正、学风浓,并多次被评为校级、县级文明班级,成了全校争相看齐的“样板班”。
守土尽责的“管理先锋”
从政教主任到副校长,熊诗友在学校管理岗位上深耕多年。分管德育与教学工作期间,他始终牢记“一岗双责”,以“身先士卒”为准则,遇到棘手的管理难题,他从不推诿,牵头召开教研组会、班主任会,凝聚集体智慧寻找对策、解决问题。

作为副校长,熊诗友既当好校长的“参谋助手”,大事要事及时请示汇报;又主动与其他分管领导沟通协作,补位不越位,牵头推动“家校共育”“控辍保学”等工作落地见效。“全校一盘棋”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他的带动下,横街初中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干事氛围,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
“只要学生需要,我就会一直站在讲台上。”熊诗友朴实地说。他先后2次获评上饶市优秀班主任,10余次获得县级“优秀教师”“最美乡村教师”等称号。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他对乡村教育的坚守,对学生的深情,更是对责任的担当。(记者 邱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