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不忘来时路 奋进新征程 【教育强县】张小美:深耕课堂守初心 巧思育人绽芳华

【教育强县】张小美:深耕课堂守初心 巧思育人绽芳华

在玉山县逸夫小学,有这样一位数学老师:她的课堂上,孩子们会为了一个“超市折扣”的计算争得面红耳赤,也会为了破解一道数学题欢呼雀跃;她带的班级数学成绩连续多年稳居全县榜首,辅导的素养大赛团队更是连续两年将全县第一的奖杯捧回校园。她,就是张小美,一位用热爱与智慧浇灌数学教育的耕耘者,也是学校“趣学数学·乐享成长”一校一品特色的忠实践行者。

生活引路学为友

“老师,我算明白啦!买两盒饼干‘第二盒半价’,其实是打七五折!”周二下午的“生活数学角”,学生小宇举着两张饼干价签兴奋地喊。这是张小美践行学校“趣学数学”特色的日常——让数学从课本里走出来,变成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朋友。

“数学不该是枯燥的数字和公式,而是认识世界的一把钥匙。”这是张小美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她看来,数学是一门充满生活智慧的学科,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百分数”的教学中,她带领学生深入超市,实地计算各类商品的折扣,分析家庭每月的收支账单,让学生们真切体会到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习“图形面积”时,她组织学生测量教室的长宽高,计算黑板、门窗的面积,设计班级黑板报的排版布局,将抽象的数学公式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实践……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巧搭阶梯育个性

针对班级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的状况,张小美精心设计了“三阶分层教学法”。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她量身定制“小步走”任务单,从最基础的概念和简单例题入手,通过反复练习和即时反馈,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她布置“跳一跳”探究题,鼓励他们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运用多种方法解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而对于学有余力的优等生,她则提供“跨学科融合”难题,如结合语文课文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数学分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视野。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找到自信和成就感,班级整体成绩也因此稳步提升。

课堂上的张小美,总是充满激情与创意。她巧妙借助多媒体资源,播放生动有趣的数学动画,讲述数学家的传奇故事,展示数学在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奇妙应用,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在讲解“圆的面积”时,她利用动画演示将圆形分割、拼接成近似长方形,突破教学难点。她还经常组织数学游戏和小组竞赛,如“数独”“数字解谜”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知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协作破茧绽光芒

更令人称赞的是,张小美带领的数学素养大赛团队连续两年夺得全县第一。成绩的背后,是她对“思维训练”的重视和团队协作模式的创新。

在数学素养辅导中,张小美始终坚持“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方法提炼为重点”,通过分层突破、错题深挖、跨域融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搭建从课本知识到竞赛能力的桥梁。

在素养大赛的备赛阶段,张小美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组织成立“学科互助小组”。她根据学生的学科优势和特长进行合理分组,让数学成绩突出的学生帮助其他同学梳理数学逻辑,语文功底深厚的学生指导大家提炼题干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英语成绩优异的学生则负责英语知识的讲解和辅导。通过这种互帮互助的形式,学生们在竞争中相互鼓励、共同进步,最终取得了优异成绩。“张老师不仅教会我们数学知识,更教会我们如何思考。”参赛学生这样评价。

在逸夫小学的校园里,张小美就像一位辛勤的花匠,用耐心与智慧,让数学之花绽放在每个孩子的心田。“未来,我将继续深耕课堂,深化‘生活化教学’与‘分层育人’模式,让数学思维在孩子们的生命中生根发芽。我愿化作教育的春风,与同仁们共育桃李,为擦亮教育强县底色、守护每个孩子的成才梦想,贡献自己的光与热。初心不渝,步履不停,我期待在教育的沃土上继续耕耘,静待满园花开。”张小美表示。(记者 邱荣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博士县—玉山之窗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yszc.com.cn/13688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