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 【教育强县】姜倩:用爱与创新,在26个字母间铺就教育之路

【教育强县】姜倩:用爱与创新,在26个字母间铺就教育之路

清晨的阳光洒在玉山县六都小学的教学楼走廊上,六年级英语教师姜倩面带微笑,静静伫立,迎接每一个走进班级的孩子。10年教学生涯中,她用专业深耕课堂,用爱心陪伴成长,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教育故事。

课堂“魔法师”:让英语跳出课本

“语言不是符号,是跳动的生活。”这是姜倩写在教案本上的格言,也是她课堂的真实写照。在她的英语课上,枯燥的语法变成了鲜活的体验。教“现在进行时”时,她举着摄像机喊出“Action!”,带领学生在操场上奔跑着说“I’m playing football!”,在食堂举着餐盘练“She’s enjoying lunch!”,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视频,成了最生动的教学素材。

她的办公桌上,一本泛黄的“情境教学集”见证着教学巧思:哈利波特主题的“魔法咒语卡”帮学生掌握祈使句,乐高拼搭的“句型大厦”拆解复合句结构,20余套自制英语桌游让词汇记忆变得有趣。连续6年任教毕业班,她所带班级英语平均分提升10多分,12名学生在全县英语大赛中获奖,用成绩证明了“趣味教学”的力量。

学生“知心姐姐”:用温暖守护心灵

“Ms.Jiang,爸爸妈妈吵架了,我背不下单词……”“老师,我总把quiet和quite弄混,像我的生活一样混乱……”姜倩的办公室抽屉里,藏着一盒“心灵信箱”纸条,每张都有她认真的回复。曾有个叛逆男孩把英语书涂满黑蜡笔,如今书页间夹着她写的便签:“Darkness can’t cover your light.”(黑暗遮不住你的光芒),旁边还画着一道小彩虹。

为了帮学生疏解情绪,她创新“情绪温度计”教学法,红色区域,用韵律诗释放压力;蓝色区域,通过英文日记梳理心绪;绿色区域,以小组戏剧开展疗愈。在她眼里,教英语不只是传授课本知识,更是用语言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

教研“领航员”:用探索引领成长

作为学校英语教研组长,姜倩的工作电脑里,存着几十个装满教学反思的文件夹:“9月14日:小航把beautiful拼成butifl,提示我该加强音形对应训练”“11月3日:《寻梦环游记》台词可改编成情感教育素材”。这些细碎的记录,最终凝结成她带领团队研发的《小学英语“五感教学法”》课题,正筹备市级立项。

这套教学法如今成了学校特色,“味觉记忆”通过让学生品尝实物学习食物词汇,“触觉联想”用不同纹理布料区分形容词,“嗅觉刺激”借香水瓶记季节单词,“听觉训练”靠韵律增强记忆,“视觉感知”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与文字的关联……在她的带动下,学校英语教研氛围愈发浓厚,年轻教师也快速成长。

教育“诠释者”:用坚守书写责任

姜倩的办公桌上,永远堆着待批或已批完的作业,“毕业倒计时”日历上画满星星标记,保温杯旁总放着咽喉含片和眼药水。去年冬天,她发着高烧仍坚持上课,六年级三个班的英语课一节未落,沙哑的嗓音与精致的课件形成鲜明对比。孩子们偷偷送来的“老师保重”小纸条,成了她最珍视的“勋章”。

毕业典礼上,学生们用英文朗诵她写的诗歌:“You didn’t just teach us ABC, But how to love, to dream, to be.”(您不只教会我们ABC,更教会我们去爱、去梦、去存在)。纪念册的最后一页,贴着全班合影,背面是孩子们用改正液写下的集体签名——“We are your big family.”(我们是您的大家庭)。

“英语是通往世界的桥梁,而爱,是建造这座桥梁最坚固的材料。”10年来,姜倩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记满学生喜好的观察笔记、永远充足的奖励贴纸,以及那叠批不完的作业本。在26个字母铺就的教育路上,她牵着孩子们的手,正一步步走向更辽阔的远方。(记者 周含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博士县—玉山之窗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yszc.com.cn/13706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