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诗译人生·文脉传新”——许渊冲先生翻译文化艺术讲堂在南昌市青云谱区举行,许渊冲先生宗亲代表、许渊冲先生就读的南昌二中校友代表以及社会各界读者代表齐聚现场,共同聆听一代翻译家的艺术人生,深切感受跨文化传播的深远意蕴。

许渊冲,江西南昌青云谱人,著名翻译家,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曾获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等诸多奖项 。许渊冲的中译英作品《楚辞》被美国学者誉为“英美文学领域的一座高峰”。
许渊冲从事文学翻译长达80余年,译著跨越中、英、法等语种,并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他在翻译理论上提出了“译诗三美论”和“发挥译语优势论”,他提出的“优化论”,对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进行了独到总结。
访谈现场,原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覃学岚作为许渊冲学术生涯的重要同行者,从理论维度系统解析了“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的核心价值,以及这一理论对当下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与现实作用。北京市大众读书会副会长、清山书院院长付帅从生活视角,回顾许渊冲先生与夫人照君女士相濡以沫、共赴译途的感人往事,生动展现一代翻译大家求真执着、赤诚奉献的人格魅力。

“在学校经常看到许渊冲先生的铜像,今天终于有机会了解他的故事,让我受益匪浅,许渊冲老先生100岁的时候还坚持每天翻译1000字,这种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我要学习老先生持之以恒的精神,更加努力学习提升自己!”南昌二中学生熊俊杰说。
活动现场还同步开展了中英双语诗歌朗诵与民乐表演相融合的艺术展演,以多元艺术形式呈现许渊冲译作的独特魅力。《春江花月夜》《赋得古原草送别》等经典篇目,经中英双语吟诵与古筝、琵琶、箜篌等传统乐器的现场演绎,将许渊冲先生倡导的“意美、音美、形美”三美统一翻译境界具象化,让在场观众感受到中西文化碰撞的艺术张力。

“此次访谈不仅是一场学术与艺术交融的文化盛宴,更是一次跨越代际的文脉传承。许渊冲先生留下的不仅是丰厚的译著,更是一份面向世界的文化自信与赤子之心。”青云谱区图书馆馆长周洪芳说,活动的成功举办有效激发了公众对文学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的关注,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本次活动由中共青云谱区委宣传部、青云谱区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青云谱区图书馆承办,活动以许渊冲先生的学术思想为主线,通过专家访谈与艺术展演相结合的形式,重点呈现其在“创造性翻译”理念下跨越中西文化壁垒的实践路径,深入探讨其学术自信与文化担当的根源。(周建明)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