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乡村振兴 这里的“柿”界,充满甜蜜

这里的“柿”界,充满甜蜜

近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对2025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单进行公示,上高太秋柿成功入选,为上高县特色农业再添一张熠熠生辉的金色名片。

走进江西省上高县翰堂镇太秋文化园,丰收的画卷在眼前铺展——枝头挂满圆润饱满的太秋甜柿,金黄的果皮浸润阳光,清甜的香气随风弥漫,沁人心脾。果园里,果农们手法娴熟地采摘、分拣;游客们手提果篮,穿行林间,一边品尝脆甜多汁的果实,一边用手机定格田间笑颜,欢声笑语满溢田间。

“看着周边地区靠特色农业闯出了好路子,我们也动了心思——要让村里的土地‘生金’,必须跳出传统种植的圈子。”翰堂镇中楼村村书记左象英坦言。

经过反复调研与多方考察,2022年,中楼村最终选定“太秋甜柿”作为突破口。该品种果肉脆嫩、汁多味甜,富含多种维生素,经济效益与营养价值兼具,堪称农产品界的“潜力股”。

村里很快从浙江引种太秋甜柿,并采用“公司+村委会+农户”的运营模式,建成太秋文化园基地。如今,基地种植面积已达290亩,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格局基本形成。

“按当前产量,每棵太秋甜柿树平均能结60斤果,市场零售价每斤20到30元,销路完全不用愁。”江西尊品太秋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执行总监黄志江介绍。经过几年的摸索与改良,公司成功培育出产量更高、品质更稳的“上高太秋柿”品牌。这一“甜蜜柿业”正成为带动村民增收、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如今,上高太秋柿项目每年为周边40余名村民提供就近就业岗位,其中多为不便外出务工的老年人、妇女。“以前总觉得自己是家里的负担。现在在果园干活,一天能挣一百多,忙起来还管饭,日子有奔头多了!”正在劳作的村民老左言语间满是满足。村民张阿姨同样满怀欣慰:“不用出远门,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这样的好事以前想都不敢想。”

除了带动村民增收,上高太秋柿也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活力。目前,中楼村通过项目分红每年可增加近10万元的集体收入,这些资金被用于村内道路修缮、文化设施建设等民生工程,进一步改善了乡村人居环境。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旺则乡村旺。中楼村的实践,清晰勾勒出一条以优质产业为根基、科学管理为支撑、民生改善为目标的乡村振兴路径。

谈及未来,翰堂镇中楼村已制定了更长远的规划:在现有种植基础上,进一步延伸上高太秋柿产业链,打造“采摘体验+休闲垂钓+农业研学”的融合型乡村旅游模式。届时,游客不仅能亲手采摘甜柿,还能了解甜柿种植、加工知识,感受乡村农耕文化魅力。

随着“甜蜜柿业”的辐射范围不断增强,中楼村将继续书写“果实变财富、乡村焕新颜”的振兴故事,让更多村民共享产业发展红利,让小山村的“甜蜜”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稳

来源:人民网江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博士县—玉山之窗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yszc.com.cn/13985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