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市广大基层干部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大家表示,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优异的工作成绩,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展,奋力谱写乡村振兴上饶新篇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这让我们对做好水稻育种工作信心更强了、干劲更足了。”兴安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天下禾育种研究所所长何强生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我们还将继续做好科研,向更高产量冲刺,培育出更多抗性更强、质量更好的水稻品种,为推动种业振兴、保障粮食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聆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我备受鼓舞,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深感使命在身、责任在肩。”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驻鄱阳县四十里街华林村第一书记徐占其表示,将在全心为民办实事的同时,带领和鼓励农户发展好小米辣椒种植、黄牛养殖、小龙虾养殖、蔬菜种植等特色产业,助力华林村乡村振兴。上饶海关派驻鄱阳县船湾村第一书记杨云柯表示,将把水果种植产业作为全村产业发展的新起点,鼓励和带领村民大胆尝试,增强村内产业发展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为一名粮食管理工作者,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市农业农村局粮食管理科负责人何云表示,身为粮食人,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认真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她说:“当前全市中晚稻已陆续开秤,各地的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正在加强研判、落实措施。我们将聚焦粮食‘产购储加销’全链条各环节持续发力,为扛稳经济大盘和社会稳定夯牢坚实基础。”
“乡村振兴须守好生态基地,五府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风光绮丽,集悬崖、奇松、飞瀑、森林、蜂园、湖泊于一身,是休闲避暑胜地。”广信区五府山镇镇长童培魏表示,将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保护好国家森林公园和上饶市百万人口饮用水源地的基础上,持之以恒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充分发挥五府山水好、山好、空气佳的生态优势,积极将生态优势切实转化为乡村振兴发展优势。
“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
秋日天高远阔,碧溪河穿村而过,游步道旁绿柳成荫,池塘里鱼翔浅底。十月的广信区田墩镇七峰村里,处处弥漫着丰收的气息和幸福的甘甜。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红色名村”七峰村。李才桥 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七峰村党支部书记何茂火说,“聆听了报告,我深有感触。过去这些年,我们村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行,坚持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路,收获满满,相信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
据了解,七峰村地处田墩镇西北面,与云谷田园毗邻,山清水秀,交通便利。境内有七峰岩叶挺将军囚室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100条红色旅游线之一。
傍晚时分,村民周基荣正惬意地在村游步道上漫步。“十年来,我们村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现在村里看不到垃圾,处处都有美景,就像生活在公园里。”周基荣指着村里的水泥路告诉记者,“以前下雨天出门走路得穿高筒靴,现在下雨天都能穿布鞋出门。一河两岸改造之后,生活就更惬意了,河边的房子都成了河景房!”
何茂火说,近年来,七峰村以建设好一批富民增收项目、一抹绿色景观带、一条叶挺铁军文化轴、一面乡村文化墙、一个红色文化传承基地为抓手,绘制好“生态绿、革命红、富裕金、历史古”四色,展现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新风貌,并依托一河两岸改造提升,将防洪工程与“红色名村”建设相结合,对铁山水碧溪河下游两岸3000余米,进行护岸加固、河道治理、沿河绿化等,为4500余名村民打造了一条集防洪工程、休闲观光、红色文化于一体的生态景观带,描绘了一幅“村在绿中,人在画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来源:上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