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 【我爱玉山】1945年黄家驷留美归国时用来装胸外科手术器械的皮箱 | 春秋原始瓷兽首鼎

【我爱玉山】1945年黄家驷留美归国时用来装胸外科手术器械的皮箱 | 春秋原始瓷兽首鼎

 

1945年黄家驷留美归国时用来装胸外科手术器械的皮箱

黄家驷是典型的爱国知识分子。留学期间,他被推举为密歇根大学中国留学生学生会主席,积极为祖国的抗战进行募捐。在告别美国的欢送会上,他满怀激情地进行演讲:中国同胞在抗日战争期间生活环境是那么艰苦,而我们在这里过着舒服的生活,我们有义务回祖国去服务,把我们的技术用在祖国的建设事业上。

1945年,抗战刚刚胜利,黄家驷拒绝了美国的高薪聘任和优厚待遇,毅然在第一时间回到祖国,为中国老百姓看病治病。经过三天三夜的路途颠簸,终于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祖国。回国时,他向美国医药援华会申请到资助,购买胸外科手术器械。在印度转机时,丢失了托运的两大箱行李,只随身携带这些手术器械回到了祖国。这只皮箱就是他带回来的用于装手术器械的箱子。回到上海后,他过着十分清贫的生活。纵然如此,他依旧恪守为祖国服务、不私人开业的诺言,从不接受病人的钱财。面对他人的舒适生活和享受,他总是笑笑说:“我感兴趣的是当一名好教师,当一名好的胸外科医生。”
回国后,黄家驷在上海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和中国红十字会医院创建胸外科,工作十分繁重。他曾到多所医学院、医院帮助开展胸外科工作,定期去检查病人,进行手术,培养胸外科医生。不管路途远近,有车时坐车,无车时步行。当时人们风趣地说:“别人是传帮带,只有黄家驷是传帮跑。”他的热情感染着大家,大家都热情地欢迎他。

春秋原始瓷兽首鼎
春秋原始瓷兽首鼎,1983年4月双明镇茅畈山出土。口径13.5厘米,高13厘米。直口平沿微折,一面堆塑一大角怪兽,其中一只角残,用石膏修复。角上印S形纹,面部突出,无五官刻画。相对应唇沿下附一小兽作攀缘状,左右两侧附两耳,一只耳残。直腹圜底旋削出小平底,底附三蹄形足。青釉在口沿及底部凝聚较多。这件原始瓷兽首鼎由双明镇一农民上交。据此,文物部门派专业人员于1984年6月11日前往出土地勘察,发现瓷鼎出土于窑山村南约250米处的一个土墩中,当地称茅畈山。经清理,在土墩上部约50厘米厚的熟土层中,出土了几件完整和可复原的玉、石、陶及青釉瓷器。这些器物散布于墩上部的内沿,中心部位无器物出土。这是一座墓葬的残留,称作窑山墓。出土的这件原始瓷兽面鼎和另一件原始瓷提梁盉与浙江绍兴出土的春秋时期原始瓷鼎和原始瓷盉相比较,形制和纹饰完全相同或相似,因此推断该墓的时代为春秋晚期。

春秋时期的青釉瓷还是原始瓷,原始瓷属于瓷器生产的早期和低级阶段,它与东汉以后成熟瓷器相比,烧成温度偏低,胎体没有完全烧结,收水率和显气孔率都比较高,釉层薄而且容易剥落,制作工艺比较原始。但与陶器相比已有很大的不同和提高,它是制陶工艺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

来源:玉山博物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博士县—玉山之窗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yszc.com.cn/10204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970372399

邮箱: admin@yszc.com.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