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 【我爱玉山】明青花莲花纹梅瓶|明福字款青花缠枝莲纹碗

【我爱玉山】明青花莲花纹梅瓶|明福字款青花缠枝莲纹碗

明青花莲花纹梅瓶

明青花莲花纹梅瓶,1990年6月冰溪街道上畈头墓葬出土。口径4.5厘米,底径5.7厘米,高18.7厘米。小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收敛,胫部瘦长,底部外撇,平底,底部无釉。瓶身从上到下有四层青花纹饰,各层之间分别用一至两道旋纹相隔。两只瓶除第一层纹饰外其它各层纹饰大致相同。第一层纹饰一只瓶为飞凤纹和云纹,另一只为如意云纹和向日葵纹,如意云纹用外粗内细两条线勾出,内饰繁密的卷云纹;向日葵纹只绘半个,与如意云纹交错相隔。第二层为主题纹饰,由上下两朵莲花组成,上一朵是扎了缎带的束莲,下一朵是折枝莲,共三组,以“壬”字形云纹间隔;第三层为八瓣几何形仰莲纹,花瓣内加饰一串圆圈纹;第四层为回纹。画面层次清晰,疏密相间。釉面滢润,釉色白中泛青,有细长开片,颈部有缩釉现象。青花发色蓝中泛灰,浓处呈灰黑色,有黑褐色斑点。

梅瓶,造型挺秀、俏丽,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最早出现于唐代,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作盛酒用器,明以后被称为梅瓶。随着朝代的更替,梅瓶不仅造型随着人们的审美在变化,功能也在变化。明代发展成为礼器,是墓葬中重要的陪葬品之一。这对梅瓶以莲花为主题纹饰,画法已趋向写实,花形更清晰传神。莲花既有高洁清廉,出淤泥而不染之意,又有生活富足,连年有余的寓意。它随着佛教的传入开始流行,成为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

1

明福字款青花缠枝莲纹碗

明福字款青花缠枝莲纹碗,1990年6月冰溪街道上畈头墓葬出土。口径14.4厘米,底径6厘米,高6.5厘米。撇口,弧腹,圈足,底足无釉,粘有沙粒。碗内口沿饰一道弦纹,碗心青花双圈内草书“福”字。外壁口沿及下腹部分别饰有一道和两道弦纹,之间绘缠枝莲纹,莲花为旋涡状,花朵的左右两边有点饰的莲瓣状物,枝叶稀疏。釉质肥润,呈卵青色,青花蓝中泛灰,有晕散现象,浓处呈灰黑色,积釉处有黑褐色铁锈斑

 

缠枝莲纹饰是缠枝纹的一种,为传统吉祥纹样。因其图案花枝缠转不断,故称缠枝纹,明代称为“转枝”。缠枝莲由莲花组成,并以藤蔓卷草经提炼变化而成,造型优美生动,委婉多姿,富有动感。因其结构连绵不断,故有“生生不息”之意,寓意吉祥。以青花表现缠枝纹始于元代,到了明代,不论官窑还是民窑都很盛行。这件缠枝莲纹碗纹饰为明早期民窑的“一笔画”,线条流畅,粗细变化明显,重意不重形,率性而为,稚朴洒脱

来源:玉山博物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博士县—玉山之窗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yszc.com.cn/10245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970372399

邮箱: admin@yszc.com.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