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值得一遍遍怀念
我就想起您
几乎每一个中国人
都在教科书里
见过这样一幅图片
注释是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
江西德安人
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
也是世界上第一个
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他毕生的梦想
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他用很多年才走出去
20岁时
怀揣对“田园乐”生活的向往
袁隆平报考了农学专业
23岁参加游泳选拔赛
差点入选国家游泳队
同年被选入空军预备班
结果国家只要高中生
袁隆平再次回到学校
1953年
24岁的他服从分配
到湘西雪峰山脚下的安江农校任教

1960年前后
由于受自然灾害影响
普遍吃不饱饭的情况
让袁隆平深切体会到了
什么是“民以食为天”
他说
“肚子空空,身体没力,双腿没劲
晚上睡觉,被窝冰凉
始终也睡不热,身体没能量嘛”
也就从那一刻开始
他将“所有人不再挨饿”
奉为终生的追求

袁隆平没有食言
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起
他把大半辈子都交给了稻田
1973年
实现“三系”(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配套
1997年
开始了“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
历经数次失败
创造出中国粮食连番增产的奇迹
袁隆平说过最多的一句话
就是“中国人要把饭碗
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里!”
他在探索和创造什么
从2012年起
袁隆平带着自己的科研团队
向第四期超级稻发起攻关
目标是平均亩产1000公斤
两年后,这个目标又一次达成了
他从不掩藏野心
即便是在暮年也是如此
2014年的一个采访中
袁隆平说道
“1000公斤满足了,压力也大了,
我现在还是老骥伏枥,
还是想攀高峰,更攀高峰”

杂交水稻亩产量突破1000公斤后
他开始把重点转向海水稻
这种水稻可以生长在盐碱地上
一旦海水稻能够推广
粮食产量又将大大增加
这是一个已经有很多人都在探索的事物
并没有那么强的先驱意义
但这又是一个如此重要的问题
中国盐碱地众多
这关系到能不能生产更多的粮食

袁隆平曾讲过颁授“共和国勋章”时的一个细节
习近平主席问
水稻有什么进展?
袁隆平答道
“我们正在向亩产1200公斤冲刺!”
直到2021年3月
袁隆平仍在海南工作
每年十一二月
他都像候鸟一样迁徙
在海南为水稻育种工作操劳
待到来年春天
袁隆平倾其所有
今天是
袁老诞辰94周年
一起缅怀致敬!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