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不忘来时路 奋进新征程 玉山县下塘乡:党建引领“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促三大核心产业融合发展

玉山县下塘乡:党建引领“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促三大核心产业融合发展

玉山县下塘乡曾经是一个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老旧的偏远乡镇。2024年以来,下塘乡抓住“四融一共”发展契机,引进社会资本,大力发展香榧白茶、水果蔬菜、花卉苗木等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围绕村庄立、村庄依靠产业富的新路子。其中的卓家村作为玉山县“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示范村先行推进,成为该县“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的典范,也获得“省级乡村森林公园”称号。

▲卓家村鸟瞰图

景村融合:

生态美学与乡村文旅相得益彰

卓家村以“四融一共”项目为抓手,聚焦村容村貌、垃圾、改厕、污水“四大领域”“低成本”投入,完成了道路“白改黑”1.4万平方米、新建沥青停车场1400平方米及路面硬化3200平方米,整治水塘库容8500立方米,安装路灯150盏;“小切口”提升,实施了院墙、庭院污水管网改造,利用“边角料”荒地为村民打造的“一米菜园”既实用又美观得到广大村民点赞。村党支部结合实际,打造江西省3A级旅游景点“宏达花卉苗木基地”和休闲垂钓园,实现村民低成本就业创业,开办农家乐,有效激活乡村旅游“一江春水”。

▲打造江西省3A级旅游景点“宏达花卉苗木基地”和休闲垂钓园

▲利用“边角料”荒地为村民打造的“一米菜园”

▲完成道路“白改黑”,极大提升了人居环境

产村融合:

多元产业与品牌运营协同驱动

近年来,卓家村累计投资2300万元,建成总长28公里的4条闭合式产业环线,串联分散的产业基地,形成“以路串产、以产兴村”的发展态势。采取“产业+村庄”等产村融合发展模式,大力扶持以江西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江西玉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农业企业。形成了三大核心产业基地:千亩香榧白茶基地年产值突破1500万元,推进一二三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推动“玉榧农业”品牌进军长三角;云舒农业田园综合体打造“四季花果长廊”,实现“春赏花、夏采果、秋品茗、冬观苗”的全季旅游动线;宏达千亩花卉苗木基地培育珍稀品种20余个,目前企业进军电商平台,打通新型农林产品销售渠道。

▲千亩香榧白茶基地

▲通过电商平台推销农产品

“三治融合”:

党建引领与基层自治双向奔赴

卓家村大力推行“五色五提”党建,建立“党支部管党员、党员联农户”机制,党员带头调解矛盾、维护公共设施,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常态化开展“最美庭院”评选,采取环境清洁激励政策,村内清洁家庭占比达80%。打造“香樟夜话,网格解忧”活动,充分激发村民自治意识,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变“问题找上门”为“主动找问题”,村内矛盾纠纷同比下降60%。选拔培养10名“法律明白人”,成功化解宅基地纠纷、赡养矛盾等案件。因地制宜制定《村规民约》,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活力。

共同富裕:

集体增收与民生保障普惠共享

卓家村锚定“集体增收、村民共富”目标,构建普惠共享的民生服务体系。村里的千亩花卉苗木基地吸纳60余名当地劳动力就业,村民吴先湖在此工作15年,年收入稳定超5万元,成为“家门口就业致富”的典型。随着产业蓬勃发展,卓家村集体经济显著提升,2024年村集体收入达30万元,这些收益被用于修建小型健身广场等公益性项目,切实惠及村民。

卓家村的发展历程证明:党建是“定盘星”,只有把组织链条嵌入产业链条,才能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群众是“阅卷人”,只有把“一米菜园”的微改造、“最美庭院”的小激励,都累积成百姓“幸福指数”的大提升,才能答好乡村振兴的“时代考题”。卓家村探索的这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四融一共”实践路径,成为玉山县“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可借鉴的优秀典范。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博士县—玉山之窗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yszc.com.cn/13124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970372399

邮箱: admin@yszc.com.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