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昌航空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砼心逐梦”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队走进宜春市靖安县三爪仑乡红星村,以红色教育为核心、以实践活动为教材,在乡村这一“新课堂”中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用责任与担当演绎“青春之我”。

活动合影
探寻红色印记,传承奋斗精神
实践队队员顶着烈日沿“红军路”穿行密林,来到湘鄂赣犁壁山苏维埃政府旧址。复原的苏维埃会议室中,煤油灯、土陶水杯和墙上斑驳的《土地法》标语,重现了1932年苏区军民土地革命场景。学生党员李贤泽化身讲解员,生动讲述红色故事。队员们全神贯注地边听边看,在追寻历史的细节中深化对这片土地革命脉络的理解,汲取宝贵的精神养分。
队员李佳乐在参观结束后,感慨万千地写下心得感悟:“旧址内外,浸透着当年红军艰苦奋战的热血,铭刻着英雄可歌可泣的壮烈事迹。我深受触动,更感肩上责任之重。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努力学习、勇于担当、积极进取,用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誓言,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赓续精神血脉,凝聚奋进力量
在历史的长河中,红色基因如璀璨星辰,照亮中华民族前行的道路;似熊熊火炬,传递着革命先辈们的信仰与力量。为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学院精心组织了一堂“薪火传承”主题思政课。队员们来到老党员赖吁荣家中,这个六口人皆为党员的家庭,承载着跨越代际的信仰接力。赖爷爷讲述着当年的艰苦生活,更传递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无论碰上什么难事,只要全体党员齐心合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句朴实的话语,让大家深刻领悟到信仰的磅礴力量。

实践队队员与老党员交流
实践队还与红星村的孩子们欢聚一堂,讲述《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鼓励孩子们要爱国、勇敢、担当;齐声合唱歌曲《红旗飘飘》,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油然而生;精心设计航空知识问答环节,激发大家对航空报国的热爱和向往。

实践队队员给孩子们讲述航空知识
“听赖爷爷讲历史,给孩子们说航空。这堂‘薪火传承’思政课让我懂得,薪火相传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未来的召唤。我们青年一代要接过先辈的接力棒,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以航空报国之志为笔,绘就属于我们这一代的壮丽画卷,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队员于金泽坚定地说。
共燃运动活力,厚植文明乡风
球台前,实践队队员与小朋友的乒乓球友谊赛让小球跃动着欢乐;篮球场上,不分年龄、不分彼此的运球传球,在奔跑中凝聚协作力量;跳绳比赛里,孩子们的比拼洋溢着蓬勃朝气。这场在乡村运动场组织的小型“运动会”,以丰富多样的体育项目为载体,为实践队队员与小朋友们搭建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活动中,大家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培育了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鲜活动力。
队员们还带来乡风建设手册,以通俗话语配趣味插画,为孩子们解码文明乡村。从日常待人到环境维护,手册此时化身承载文明的种子,将“讲文明、树新风”理念融入童趣讲解,让精神文明在童心扎根、文明新风于互动中传承。
此次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将“思政课”搬到乡村,在“行走”中汲取红色力量、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体验”中强化责任。学院党委副书记肖怡表示,此次活动,真正把教材里的学问、课堂上的道理转化为同学们观察社会的眼力、行万里路的脚力,以及成长成才的活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助力。(文/图 南轩)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