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一场降雨过后,玉山县怀玉乡玉峰村云雾缭绕,宛若仙境。青翠的远山、错落的民居和舒卷的白云,共同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生态画卷。

清晨6时许,平均海拔1000米的玉峰村,早已苏醒。民宿主正忙着准备早餐,厨房里摆满了刚刚采摘回来、沾满露水的时令蔬菜。
长约4千米的环村塑胶步道上,前来旅居的省内外游客三五成群,呼吸着清新空气,漫步闲聊,不时驻足拍照打卡。

这个只有300多户、1300多名居民的深山村庄,却有着大大小小140多家民宿和农家乐,可提供2000多张床位,每年夏天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避暑旅居。
怀玉乡是方志敏烈士曾经浴血奋战的地方,玉峰村位于该乡西北部,这里红色文化厚重、自然风光优美,还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历史悠久的怀玉书院,曾与中国四大书院齐名。2015年,长达18.77千米的“天路”(怀玉山公路)开通,带动了当地文旅产业快速发展。

“这里环境好,气温宜人,晚上睡觉都不用开空调,非常适合避暑旅居。”南昌退休干部章先生已连续7年拖家带口,到玉峰村“旅友之家”民宿避暑旅居,每次来都要住上一个半月。他笑着说,罗老板不仅为人好、服务贴心,菜也烧得很好吃。
被客户点赞,老板罗满堂心里乐开了花。今年59岁的他,是怀玉山民宿协会会长,算得上是当地最早开民宿的一批人。2017年,罗满堂在当地政府的支持鼓励下,租下老的村委办公用房,将其打造成“旅友之家”民宿。凭借活络的经营头脑和优质的服务水平,民宿很快出圈。尝到了甜头的罗满堂趁热打铁,2018年对自己家进行提升打造,开起了第二家民宿“满堂红”。如今,两家民宿一共26间房,夏季一房难求,其他时间也有回头客错峰出游旅居。“除了环境卫生、服务态度等,我还有个‘加分项’——那就是红烧肉、啤酒鸭烧得特别好吃,不少客人吃了还想吃!”罗满堂乐呵呵地说。

依托优越的红色、绿色和古色资源,怀玉乡政府大力扶持发展文旅产业,多方筹集资金对玉峰村的集中居住房屋进行外立面改造,统一建筑风格;实施电网升级改造工程,通过更换老旧设备及线路入地改造等举措,消除空中“蜘蛛网”;推动民宿经营者组建怀玉山民宿协会,大家集思广益、抱团取暖,在旅游民宿的内涵提升、品牌宣推和规范服务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擦亮“怀玉山民宿”品牌。
早上刚送走一批省内客人的“乐忆佳”民宿,又迎来一批杭州的“回头客”;“鹿鼎山庄”民宿的16间客房全满,十来名武汉客人连续住了一周多,还舍不得离开;“东坞5号”民宿凭借“土味十足”的农家菜吸引客流,10间房供不应求……记者在玉峰村蹲点调研时,采访了多家民宿,毫无例外都是一派火热的场景。

“8月全部订满了,都是老客户。”村民陈廷芳高兴地说,形势很不错,预计今年民宿加上餐饮的营收可达40万元,在家门口实现了致富增收。
如何将优势发挥得更好,进一步做大当地文旅产业?南昌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会展经济与管理系副主任周雨城表示,避暑旅居是一种将居住与旅游结合的新模式,能让游客在清凉中享受诗意生活。在银发经济火爆的当下,民宿、餐饮等产业大有可为。怀玉山景区有着优越的文旅资源优势,可以进一步开发设计康养线路和文旅产品,在注重个性化与差异化的同时,不断优化服务标准,为游客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选择。(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

来源: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