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至7日,2025年中韩传统儒学文化交流活动在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举办。来自白鹿洞书院、南昌大学、韩国陶山书院及韩国外国语大学的30余名研究员、师生代表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期间,与会嘉宾举行告由祭,访朱子遗迹,通过实地参观、专题讲座等形式,深入交流儒学思想及其在中韩两国的发展与影响。
白鹿洞书院开创于中晚唐,办国学于南唐,定名于北宋初年,振兴于朱熹之手,其教育理念与模式传播到韩国、日本、越南等国。
在朱子理学东传的影响下,1543年,周世鹏创设白云洞书院(后称绍修书院),开朝鲜书院先河。退溪先生李滉继承并发展了朱子理学,陶山书院是他生前的讲学之地,是朝鲜王朝五大书院之一,被称为“韩国精神文化的圣地”。
韩国外国语大学教授洪性敏说,中韩两国历史上交流频繁,但当前一些韩国年轻人对中国并不是很了解,“通过这次活动,我看到韩国学生与中国学生聊天、游玩,为他们的关系变得更为友好而感到高兴”。
作为退溪大宗孙,李致亿目前是陶山书院研究员、公州大学教授,长期致力于儒学研究。“我可能是退溪宗孙之中第一个来到白鹿洞书院的,因此我感到此行意义非凡。”他说,儒学对韩国影响深远,希望中韩两国进一步加强合作,让更多学者有机会到此地学习交流。
陶山书院研究员、庆尚大学教授许卷洙认为,白鹿洞书院是韩国多数书院的楷模,期待白鹿洞书院和陶山书院在儒学的科学发展、匡正现代社会、造就美好社会方面发挥更多积极作用。(记者陈柱佐、陈璞)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