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 【教育强县】叶蔼燕:廿四载耕耘育桃李 三尺台点亮万千灯

【教育强县】叶蔼燕:廿四载耕耘育桃李 三尺台点亮万千灯

有这样一位教师,她用二十四年的坚守与热爱,在三尺讲台上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她始终在教学路上摸索精进,也努力成为学生成长中的陪伴者,以踏实的班级管理和教学成果,践行新时代“玉山好教师”的责任,她就是汪应辰学校的叶蔼燕(曾在冰溪小学、冰溪中学任教)。

匠心教学,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叶蔼燕深知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性,一直把提高教学水平当作基本要求。从教以来,她试着参与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在交流学习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也收获了一些认可:曾获国家级初中英语优秀课比赛二等奖、省级“赣教杯”优质课比赛二等奖、省英语教学设计一等奖,以及市、县级优质课和技能比赛一等奖等。这些经历让她对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有幸成为上饶市英语学科带头人。

她的教学成果,更多体现在日常课堂中。她尝试探索新的课堂模式,把所学的教学理念融入实际教学,希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她的努力下,所带班级的英语成绩常年保持在年级较好水平。刚刚毕业的汪应辰学校初三(11)班,是她担任班主任和英语教师的班级,全班同学都顺利升入江西省重点中学——玉山一中,班级英语中考平均分达到116.6分(满分120分),班上最高分815分位列全县第四名。这样的成绩,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也让她更加坚定了用心教学的信念。

倾情带班,以真心陪伴成长

十九年的班主任工作,让叶蔼燕逐渐摸索出适合班级的管理方式,也让她明白班级管理需要耐心、责任与真诚。接手新班级时,她会和学生一起制定清晰的《班级公约》和《学习目标手册》;尝试推行“每日班级日志”制度,由值日班委记录课堂表现、好人好事和待改进的问题,让日志成为师生沟通的纽带;通过“学习小组竞争”“榜样展示”“学科小竞赛”等形式,努力在班级里营造互助学习、共同进步的氛围;她还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不仅记录成绩,更关注他们的习惯养成、能力提升和思想变化,尽量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叶蔼燕始终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存在“差生”,只有差异。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她会多花些时间,利用课后义务辅导,努力发现他们的优点,帮他们树立信心;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她会鼓励他们拓展思维,培养责任感和组织能力。每天早读前,她会到班级看看;午休时,她和学生聊聊天;放学后,找有需要的学生谈谈心,尽量及时察觉学生的情绪变化并给予疏导,学生们也亲切地叫她“燕姐”。同时,她很重视家校沟通,除了定期开家长会,还尝试用“家校联系本”、微信群,以及组织“家长课堂”等方式,及时和家长沟通学生情况,分享教育心得,希望能和家长一起助力学生成长。

示范引领,在分享中共同进步

在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叶蔼燕也希望能为教育同行尽一份力。作为玉山县“名师送教下乡”的一员,她多次到乡村学校上示范课、开专题讲座,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分享给乡村教师,希望能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出点力。

在校内,她也愿意帮助青年教师成长。通过听课评课、分享教学心得、一起研讨问题等方式,为青年教师提供力所能及的指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有青年教师在市级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逐渐成长为教学骨干。此外,她还多次参与主持学校教研活动,也曾受县教体局委托担任英语教学竞赛评委,希望能为提升全县英语教学水平贡献一点自己的想法。

扎根沃土,传承玉山教育情怀

叶蔼燕是土生土长的玉山人,从玉山的学校毕业,之后又回到玉山从事教育工作。她的成长,离不开玉山“崇文尚教”传统的滋养。在她身上,那份对教育事业的坚守、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对学生的关爱,以及对青年教师的帮助,也是玉山众多教师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他们以责任为基、以奉献为怀、以创新为翼,默默耕耘在教育岗位上。

二十四年的教育生涯,叶蔼燕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点亮学生的成长之路,也实现着自己作为教师的价值。她始终以一名普通教师的身份,脚踏实地做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玉山好教师”的内涵,也期待和更多教育同仁一起,为玉山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记者 邱荣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博士县—玉山之窗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yszc.com.cn/13704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