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乡村振兴 从田间到餐桌:一张试纸条里的 “民生科技”

从田间到餐桌:一张试纸条里的 “民生科技”

央广网南昌9月20日消息(记者郇康新)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合格的食品需经过重重把关。在南昌大学食品学院里,一个小小的试纸条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乍一看,它的外形与流感检测试纸条相同,仅有一根手指大小。南昌大学食品学院研究员黄小林现场演示了这项“得意之作”:将螺丝椒样品提取溶液滴加到试纸条上,仅需5到10分钟,用小手电照射试纸条,就能快速判断样品是否受禁限用农药污染。“结果显示为阴性,说明该样品未受污染。”他解释道。

这看似寻常的高效检测场景背后,凝聚着南昌大学食品学院“春华秋实”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团队20余年的科研坚守。他们将实验室里的尖端技术“装进”小小试纸,让科技走出象牙塔,为千家万户的“菜篮子安全”筑牢防线、保驾护航。

黄小林将螺丝椒样品提取溶液滴加到试剂卡条上进行测试(央广网发 肖江峰 摄)

为国所需,勇闯科研“无人区”

“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2002年,面对国内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几近空白的局面,“春华秋实”团队毅然迎难而上,投身“瘦肉精” 检测技术攻关,成功研发出国内首个商品化的“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胶体金试纸条,为我国食品安全快检体系的搭建奠定了坚实基础。“这就像一把利剑,直指当时‘瘦肉精’泛滥的问题症结。” 南昌大学食品学院研究员熊勇华的话,道出了这项技术的关键价值。

胶体金试纸条凭借操作便捷、成本低廉的优势,为我国食品安全快检体系的逐步搭建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限量标准的要求不断提升,传统快检方法在灵敏度、稳定性和定量准确性上的不足逐渐凸显,配套的前处理方法也效率低下,难以满足日益严苛的检测需求。

“2012年,我们团队开始思考,能否借助量子点微球荧光免疫层析技术,提升检测的灵敏度和精准度。”熊勇华说。团队果断调整研究方向,聚焦于当时在国内尚属前沿的量子点微球荧光免疫层析技术。

量子点荧光微球,这个名字听起来科幻,却是团队推动快检技术迭代升级的核心。“国家期待更精准、透明的检测技术,让老百姓买得明白、吃得放心。”熊勇华表示,尽管前路充满未知,但科研步伐也必须紧跟国家需求。

熊勇华向记者展示快检试纸的测试(央广网记者 郇康新 摄)

十年磨剑,实现技术“三级跳”

翻越从“胶体金”到“量子点微球”的高峰,这是一条鲜有人走过的路,“最大的难题是量子点荧光微球对检测的灵敏度有怎样的影响,怎么实现定量的精准性?背后的基本理论基础是什么?在产业应用上如何保证它的准确性……”每一个疑问都是一座待翻越的高峰,面对这道道难关,“春华秋实”团队开启了一场漫长征程,这一钻,便是又一个十年。

“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超级荧光球’。”南昌大学食品学院研究员黄小林形象地解释道,“它把成千上万个量子点包裹在一起,发光强度远超传统材料,检测灵敏度整体提升3到10倍。”这意味着,以往难以识别的有害物质,如今再也无处藏身。

小手电照射下的试纸条(央广网发 肖江峰 摄)

不仅如此,它还实现了从定性到定量的跨越。量子点发出的光子信号,抗干扰能力强,即便在复杂食品基质中也能实现准确定量。而准确定量带来的,是对极度超标项目的风险预警能力,让食品安全监管实现从“被动检测”到“主动防控”的新阶段。

令人惊叹的是,它简化了食品检测的前处理要求,仅需10分钟,就能完成从样品处理到结果输出的全过程。这让农贸市场、商超都能随时随地进行专业级检测,也让“快检”真正快了起来。2024年、2025年,该技术连续入选江西省农业主推技术。

产研融合,织密民生“防护网”

科技成果的生命力在于转化应用。走进江西维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盒盒检测试剂盒整齐排列,展现出产业化落地的成熟面貌。2020年,“春华秋实”团队与江西维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启战略合作,打通了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2025年,双方深化合作,构建起从研发、生产到市场应用的全产业链闭环。

目前,团队已开发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真菌毒素和违禁添加物四大系列100余种检测产品,基本覆盖食用农产品高风险项目,检测试纸条年供应量达50万条,满足江西省市场监管需求的90%以上,为百姓的“菜篮子”安全织就了一张密不透风的防护网。

一盒盒检测试剂盒整齐排列(央广网记者 郇康新 摄)

“我们希望让这项技术成为行业标准,为提升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作出贡献。”熊勇华说。在江西省市场监管系统的支持下,产品覆盖全省90多个县市。尤其是在鹰潭市的大规模推广中,该技术的问题发现率较传统方法提升2至3倍,为基层监管部门装上了“千里眼”。

如今,这项源于江西的快检技术已走出省界,通过南京市、深圳市、宁波市等权威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的验证,并逐步开展试点应用。同时,食品安全检测协同创新中心也于绍兴市正式落地,让技术推广有了更坚实的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技术成果不仅在政府监管领域成效显著,还走进了食品加工企业等市场经营主体。2023年,黄曲霉毒素B1荧光定量快检产品,在国内顶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旗下100余家分厂实现大规模应用,服务覆盖全国16个省份;2024年至2025年,呋喃类检测产品进一步推广至该企业百余家分厂……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这根小小的试纸条,正以科技之力守护着每一道安全关卡,让“吃得放心”成为触手可及的民生幸福。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博士县—玉山之窗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yszc.com.cn/137450.html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