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0日12时30分许,玉山县鸿园小学进入午休时间。记者推开二年级一间教室的门。只见孩子们熟练地轻抬桌板、调整椅背,几十秒内,课桌椅就变成了午休床,教室成为静谧舒适的休息空间。孩子们盖着小毯子安稳入眠,值周教师轻声巡查、贴心关照,校园午间秩序井然。
“以前趴在桌子上睡觉容易手麻,现在躺着睡特别香。”一名学生高兴地说。这所位于玉山高新园区的学校,共有1700余名学生,800多人中午留校就餐午休。此前受条件限制,孩子们只能趴在课桌上入眠,“胳膊麻木”“醒后昏沉”成常态,既影响下午听课状态,也让部分家长有所顾虑。
如今,按留校学生数量及班级配置需求,1200套“可躺式课桌椅”已覆盖学校一至三年级所有班级。“这‘午睡神器’太贴心!孩子睡得好,上课更有精神。”一位家长欣慰地反馈。而推进“可躺式”课桌椅进校园,让更多中小学生午休能躺着睡,正是我省2025年部署的民生实事重要内容之一。
“‘躺着睡’不仅是课桌椅的升级,更是党委、政府办实事、办好事,心系孩子健康成长的体现。”校长余李俊坦言,“我们全力把这项暖心工程做实做细,让孩子舒心、家长放心。”
“可躺式”课桌椅也收获了家长们的点赞,有家长提到:“这种‘可躺式’桌椅为孩子们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午睡环境。学校还引导孩子们规范整理小毯子、按时作息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从“趴桌”到“躺睡”,学生午休姿势的改变,不只是身体舒适度的升级,背后藏着的深层意义,既是民生实事的暖度,更是教育关怀的深度。我省正以切实行动回应社会期盼,用“小课桌”助力“大成长”,在高质量发展中持续书写“教育为民”的新篇章。(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李芳 玉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吴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