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 江西修水:从黄庭坚到“陈门五杰” 探寻千年文脉传承

江西修水:从黄庭坚到“陈门五杰” 探寻千年文脉传承

中国青年网讯9月25日,由江西省委网信办指导,九江市委网信办主办,修水县、庐山市两地网信中心协办的“书诵千年”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九江市修水县。30余名中央、省市级主流媒体记者和网络达人齐聚一堂组成采访团,共同开启以“书诵千年”为主题、以古韵与新潮融合为脉络的精彩旅程。

在黄庭坚纪念馆,采访团跟随讲解员的步伐深入了解其生平事迹与文学创作历程,馆内珍藏的黄庭坚书法作品和珍贵文献资料让采访团可以近距离欣赏他的艺术魅力,每一件展品都像是一段凝固的历史,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这种互动体验如同一场心灵的对话,让每一位成员都能领略到江西诗派独特的韵味与风骨。

在黄庭坚纪念馆,采访团通过文献资料及其作品了解黄庭坚的一生。吴思雨 摄

纪念馆中的文物与典籍,保存着历史的“标本”,若要真的了解黄庭坚风骨从何而来,就必须将目光投向他的故里——杭口镇双井村,这里的钟灵毓秀才是滋养这位文化巨匠的真正源泉。通过双井进士园两旁矗立的黄庭坚家族一朝一代48位进士的旗杆石,以及被当地百姓奉为楷模的《黄氏家规》,让大家真切体会到双井人文历史的璀璨,深切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沉淀和文化传承。

“最初是因为黄庭坚的诗词之美而对他有所了解,来到这里后才真正了解他深厚的书法造诣。修水真是一个钟灵毓秀的地方,深刻感受到黄庭坚的心境正如一位智者,在宁静中留下了无尽的智慧,也真正理解了‘人杰地灵’的内涵。”采访团深入了解完黄庭坚纪念馆与黄庭坚故里后都深有感触。

采访团走进陈宝箴陈三立故居陈列馆,探寻“陈门五杰”的家学渊源。九江市委网信办供图

这里的水土不仅养育了黄庭坚,更在千百年后,孕育了继承其风骨、以家国情怀著称的“陈门五杰”。陈宝箴陈三立故居陈列馆以展示义宁陈氏家族“好学、重德、爱国”家风为宗旨,再现了陈氏家族艰苦奋斗、玉汝于成的发展史诗。“淡泊生涯吾习惯,并非有意钓清廉”的豁达,“陈门五杰”的成就直观地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对当今社会如何涵养家风具有极强的启示意义。

此次采访活动,不仅是一次地理空间的行走,更是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对话。修水的山水与文脉已深深烙印在每一位走访者的心中,他们将利用自己独特的笔触与镜头,记录一个别样的修水,能让更多人感知修水这座“文化富矿”的独特魅力,让黄庭坚的诗心与“陈门五杰”的风骨,不再只是书本上的符号,而是能激励当下、照亮未来的精神资源。(吴思雨)

来源:中国青年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博士县—玉山之窗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yszc.com.cn/13784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