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玉山县博物馆开展了一场以“文物修复技能训练”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承载着更深层的意义——标志着玉山县博物馆在陶瓷修复领域迈出了新的步伐,为建立专业的陶瓷修复室奠定了基础。

“文物修复一定要有耐心,细心。”活动特邀玉山县博物馆原馆长余盛华担任指导老师。他通过生动的讲解,将瓷器修复的工具、材料及独特工艺呈现在大家面前,并现场演示了石膏修复的全过程:从清洗、粘接,到补配、打磨,每一步都细致入微。
在余馆长的指导下,工作人员们亲自动手,运用蜡片塑形、拼对粘接、石膏填充等技法,让一件件破碎的瓷器在指尖“重生”。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不仅提升了大家的专业技能,学员们还深有体会地说:“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修复不仅是恢复器物的形态,更是延续历史的温度与文化的记忆。”

据了解,县博物馆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建立陶瓷修复室,这不仅是博物馆硬件设施的完善,更是文物保护理念的延伸。修复室将为馆藏陶瓷文物提供科学、系统的修复与保护平台,让珍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更长久的保存与传承。同时,也为公众教育、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打开新窗口,让更多人走进文物修复的世界,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记者 郭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