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九江10月31日消息(记者郇康新)10月30日,以“向江图强谱新篇”为主题的采访活动走进江西九江市湖口县。由中央、省、市级媒体及网络大V组成的采访团,来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湖口段和沿江企业,沉浸式感受九江湖口深厚的生态文化魅力和产业绿色转型的强劲活力。
生态修复焕新颜 文旅融合展魅力
走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湖口段,只见碧波荡漾,往来船舶穿梭不息,处处洋溢着蓬勃的发展气息。近年来,湖口县通过“手术刀式”的整治,拆除了岸边违规设施,恢复了3000亩绿色湿地,为生物多样性创造了条件。

长江岸线湖口段碧波荡漾,往来船舶穿梭不息(央广网发 李学华 摄)
在生态保护成果斐然的同时,湖口县还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在长江岸边,采访团被石钟楼深深吸引,这座以“石钟”文化为核心打造的景观建筑,融合九江湖口县历史底蕴、独特建筑风格与声光科技,凭借鲜明的特色,在今年10月1日正式开放运营后,迅速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地标,为九江长江沿岸增添了新的文化亮点。

夕照下的湖口县石钟楼(央广网发 夏忠亮 摄)

石钟楼中央的大钟(央广网发 尹博 摄)

利用声光技术还原钟楼历史(央广网记者 郇康新 摄)
石钟楼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高科技声光系统,模拟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材质的钟鸣之声,让游客直观感受“钟”文化的演变。楼内还有多项结合湖口县地域文化的沉浸式体验活动,“接下来,我们还将挖掘更多当地的文化、民俗特色,结合长江生态文化,让更多人了解长江文化、九江特色和湖口县的人文历史。”湖口县石钟楼景区负责人陈晓东说道。
深耕绿色生产 筑牢长江生态产业屏障
如果说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口段的生态修复与文旅融合,是九江湖口从“生态颜值”到“文化价值”守护长江的生动表达,那么沿江工业企业的绿色转型,则是当地从“产业端”筑牢长江生态屏障的具体实践。
走进方大九钢这个长江岸边的钢铁企业,每一滴水都用到极致。“从长江取水一吨不到0.75元,废水处理后循环利用一吨的费用是近3元。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坚定地选择处理污水循环利用的模式。”方大九钢动力厂供水车间主任欧耀晖介绍,公司投入上亿元建设各项水处理设施和水循环利用系统等,企业污水处理率达100%,废水重复利用率超97%。

位于长江沿岸的方大九钢(央广网记者 郇康新 摄)
“作为沿江企业,我们算‘经济账’,更算‘生态账’。”方大九钢环保部副部长刘祥说,2016年以来,方大九钢累计投入环保资金超30亿元,两年完成70多个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先后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绿色工厂。

方大九钢生产区(央广网记者 郇康新 摄)
从长江岸边的生态修复与文旅地标打造,到沿江企业的绿色生产转型,九江湖口正以多元实践,持续推进生态优先、共抓长江大保护,让长江岸线的生态活力与发展潜力不断释放。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