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昌11月11日电 题:庐山旅游“小账本”算大账
新华社记者闵尊涛
清晨五点的仰天坪观景台,山风凛冽。工作人员徐辉和同事们早早备好热姜茶,为等候日出的游客驱寒。“没想到看日出还有免费姜茶,心里很暖。”来自湖北的游客王女士感慨。
一杯姜茶、一件免费租借的御寒大衣、一句暖心问候……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服务“小账本”,正汇聚成庐山旅游口碑与效益的发展“大账本”。今年1到10月,庐山景区闸机客流量超1950万人次,同比增长近28%。
庐山旅游“人财两旺”背后,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深刻变革。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丰富高品质旅游产品供给,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庐山正以一系列暖心服务和创新业态,生动践行着这一要求。
“随着旅游消费持续升级,我们的服务理念也必须不断迭代更新。”庐山文旅控股集团副总经理陈俊文坦言。2022年,庐山文旅控股集团成立,全面推行市场化改革,核心是建立服务、管理、工作“三大标准体系”,倒逼服务理念从“等客问”向“主动做”转变。
改变,首先体现在一个个与游客接触的细节上。
徐辉所在的仰天坪,曾是游客自发前往的“野景点”。如今,这里不仅修好了观景台,徐辉和他的班组更是成了“常驻服务队”。“我们常说‘庐山最美的风景是人,最好的广告是微笑’。”看到游客的口碑越来越好,这位曾经历下岗再就业的庐山人,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过去,游客在索道广场排长队时焦急难耐。现在,庐山交通索道公司不仅增设了凉棚座椅,夏送绿豆汤、冬送热姜茶,还在客流高峰期请来乐队表演。“我们正努力从一个单纯的交通工具,转变为与游客有交互、有温度的服务平台。”公司市场营销部负责人吴静说。
庐山观光车公司推出了“解放双手”的行李托运服务和直达观日点的日出专线;山上的公厕变得干净无味,并配备了免费厕纸;各景点新设的服务驿站,免费提供热水、充电和行李寄存等服务……这些实实在在的便利,让游客的体验感不断优化。
如果说无微不至的服务是庐山的“里子”,那推陈出新的文旅产品则是庐山的“面子”。
为让游客从“欣赏风景”转向“体验风景”,庐山下足了功夫。秋日的花径红叶林,景区通过精心设计的光影特效,营造出“丁达尔光”的梦幻场景,供游客拍照;“李白”“红叶仙子”等古风NPC(非玩家角色)在林间巡游,与游客惊喜互动;如琴湖畔,悠扬的小提琴声与湖光山色融为一体。
“这片书签的叶子是我自己捡的,设计也是自己完成的,太有意义了!”来自福建的游客吴女士展示着刚在景区活动中亲手制作的枫叶标本书签。
新业态也在不断丰富着庐山的“烟火气”。KTV酒吧、港式茶餐厅相继迎客,多个咖啡品牌入驻,为古老的牯岭街注入了现代气息。
夜幕降临,庐山牯岭街灯火通明,游客依旧络绎不绝。“从‘旅游’到‘旅居’,我们赋予庐山‘人情味、烟火气、文化蕴、科技感、国际范’的新内涵。”九江市委常委、庐山市委书记邵九思表示,当地正以创建世界级旅游景区为目标,推动旅游发展向高端化、品质化转型,全力唱响“庐山天下悠”旅游品牌。
来源: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