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乡村振兴 江西吉安县:新农人里的“她力量”

江西吉安县:新农人里的“她力量”

央广网吉安11月20日消息(记者周蓓 通讯员肖晖 肖振华)1台、2台、10台……文先红维修过的农机,正不断增加。

她不是医生,却是农机随叫随到的“急诊专家”;她不是科班出身,却登上了国家级的“土专家”名录。文先红是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镇的一位普通农村妇女,近二十年来,硬是凭着不服输的劲头,在男人主导的农机维修领域,修成了乡亲们信赖的“领头雁”。

在一间堆满农机零件的合作社“诊室”里,文先红刚连夜修好一台收割机的液压系统,她手上还沾着油污,脸上却挂着淳朴的笑容。“农时不等人,我们得快。”她一边擦手一边说。

正在修农机的文先红(央广网发 肖晖 摄)

文先红个子不高,说话爽朗,一聊到农机维修,眼里就闪着光。她从工具箱里拿出一本翻得发黄的《农机发动机结构与指导手册》说:“刚入门时啥也不懂,就靠这本书,一遍遍拆、一遍遍装。”

2006年,文先红从东莞返乡,发现村里农机常出故障却无人会修。她毅然决定学习维修技术、开设维修点。父母不理解,乡亲也质疑:“一个女人家,搞得了农机?”她偏不服输,买书自学、跟着家公练手,一点点啃下维修技术的“硬骨头”。

“最难的是刚开始那几年,没人信你,就得靠实实在在修好每一台机器。”文先红回忆,有一次“双抢”期间突降暴雨,一台收割机陷进泥里,她冒雨骑车赶到,在齐膝深的泥水中抢修三个多小时。机器重新运转,她却累倒在田埂上。

这样的故事,在文先红的日常工作中数不胜数。她也从一个小维修铺起步,一步步发展成如今拥有5台无人机、27台收割机、20台拖拉机等设备的农事服务合作社,年烘干粮食超7000吨,服务农田超5000亩。

抢收稻子(央广网发 肖振华 摄)

“文姐不只是修机器,她是真把农民的事当自己的事。”合作社社员彭有民感慨地说,“有她在,我们心里踏实。”

随着规模扩大,文先红开始思考如何带动更多人。她免费培训农机手,带出10多名维修工、5名无人机飞手;她开设抖音账号“文姐农机”,拍摄维修教学视频,目前已积累13万粉丝。“很多农户说,看了我的视频,自己修机器也有底气了。”她笑着说。

从事维修以来,文先红始终没有离开农机、没有离开土地。问她累不累,她摇摇头:“看到农户眉头舒展了,机器又下田了,我就觉得值。”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博士县—玉山之窗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yszc.com.cn/14113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