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8月7日
江泽民在北戴河同国防科技专家和社会科学专家座谈时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他指出:人才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要更新人才工作的思想观念,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克服见物不见人和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要探索更加灵活的人才工作思路,拓宽工作渠道,创新工作手段,扩大工作覆盖面,形成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体制。这篇讲话的一部分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为题,收入《江泽民文选》第三卷。
8月7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要求以城市低收入家庭为对象,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加大棚户区、旧住宅区改造力度。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图为会议旧址。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从1949年5月5日玉山解放至年底,县委的主要任务有四项:㈠征借军粮,保证军需;㈡支援大城市,巩固新建立的人民政权;㈢剿匪特,打恶霸,稳定社会秩序;㈣减租减息,筹建农协会,恢复农业生产。县委注重在实际工作和斗争中,培养训练干部,吸收积极分子入党,建立党的基层组织。至年底,县委要求党员数达到全县人口的千分之一,次年春耕前达到千分之二。1950年4月,全县有区工委9个,党支部13个,党总支1个,党员57人,新发展党员8人,提拔干部552名,其中区干部243名。为实现恢复、改造和发展生产这一中心任务,自1950年起,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开展了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三反”“五反”、民主建政等工作。
1950年5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6月9日,省委发出《关于执行华东局整党指示与土地改革教育方案》,确定整党的重点是在领导干部中集中力量克服严重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作风,无政府无纪律及个人主义的思想偏向。根据中央和省委指示精神,县委、县政府举办两期整风训练班,第一期训练县直机关党、政、群团干部369人,历时一个星期;第二期训练区干部243人,历时一个月。
1951年1月,中共中央在《关于接收新党员手续的规定》中指出:为了加强党与劳动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及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在没有党组织和党员很少的地方,发展党员和建立党的组织,已成为我们党的一个艰巨的政治任务和组织任务。县委组织部根据“积极慎重”的方针,制订发展党员的计划,新发展党员63人。1952年2月,县委土改工作队在文成区板桥乡进行建党试点工作。经过解放以来历次群众运动,特别是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生产竞赛和“三反”、“五反”运动,农村、城镇、学校、机关、企业中已涌现和锻炼了大批积极分子。是年,全县开办建党训练班4期,培训建党对象815名;发展了526名新党员。至1953年底,全县有党员895人,其中妇女123人,农民积极分子649人,机关干部194人,全县有66%的乡建立了乡党支部。
二、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1951年12月1日,党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同月,省委发出《关于展开反贪污斗争给各级党委的指示》。县委遵照中央、省委指示及地委有关会议精神,召开了区乡主要干部及县直机关党员干部会议。赵涛作“三反”运动动员报告,进一步阐明“三反”运动的重要性,要求县委全体委员以身作则,区工委书记、区长、县直机关负责人带头揭发、检举,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运动的开展创造条件。经初步检查,在县粮食局、县税务局等县直属机关,发现贪污分子63人。贪污分子贪污大米12870斤,他们滥用职权、虚报多领,勾结私商,假造发票,伪造账目等。部分乡干部存在利用职权贱卖和强买群众的斗争果实等变相的贪污行为,铺张浪费的现象也存在。在运动中,相关单位运用墙报、扫盲班、工人夜校等场所来宣传节约模范和彻底坦白的典型,提倡坚持原则,掌握政策,执行纪律,做到日常工作、农业生产与“三反”学习两不误。同时,县委还组织社会调查,找“虎穴”,发现“虎迹”,打“老虎”。经过10个月的时间,全县机关、企业的“三反”运动结束。
在“三反”运动中,参加“三反”学习的有780余人,坦白交待的有543人,贪污款共计16.8万元,其中情节严重的16人移交县人民法院审判。在“三反”运动中,全国各地揭发出不法商贩与政府工作人员中的腐败分子勾结盗骗国家财产、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牟取暴力的事例,此类事例,为数不少,影响极坏。1952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城市中限期开展大规模的坚决彻底的“五反”斗争的指示》,要求在全国一切城市,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守法的资产阶级及其他市民,向违法的资本家、不法商贩开展一个大规模的坚决彻底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遵照中共中央指示,省委有计划地部署开展全省“五反”运动,先在南昌市展开,然后推及各专区地级市。全省县级县城的“五反”运动,重点是开展工商业者自查、补报自己偷漏税的情况。根据地委“三反”和“五反”运动要结合进行的指示,玉山县于3月展开“五反”运动,县委将两个运动统一研究,统筹安排,重点在工商业者中开展“五反”运动,注意把打击少数不法分子和保护爱国守法的工商业者结合起来,着重进行查漏补税工作。
在县直机关与区乡党委政府机构中分三阶段进行。一是由领导作工作报告,再学习有关上级文件。二是根据上级文件的精神,讨论相关存在的问题,发动干群,制定实施方案。三是由领导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摆问题,找差距。
“三反”“五反”运动后,各机关团体都先后制订各种规章制度,大多数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勤俭节约,防微杜渐,克服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密切干群关系,工作积极性显著提高。
三、开展统战工作
玉山地处皖、浙、赣三省毗邻的交通要冲,边境与7县接壤,是商贾云集之地。全县境内流动人口较多,语言复杂,有国民党党员2188人,还有民主党派、宗教界人士、地主兼营工商业者等,要搞好新中国的建设,必须做好党的统一战线工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1949年5月11日至1952年11月,统一战线工作由县人民政府秘书室兼办。根据1952年10月上饶地委为贯彻省委统战部“关于1952年下半年统战工作计划纲要”,12月,玉山县委设立统一战线工作部(简称统战部),由县长赵立达兼任部长,配备专职秘书1人,制定统战工作计划。根据地委统战部《关于建立各级统战对象的人事档案与管理制度的规定》,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各阶层的党外人士,正确对待统战对象,妥善安排,发挥其作用,更好地进行统战工作,县委统战部通过调查建立人事档案,并根据统战对象思想表现和工作能力作出适当的安排。同时,县委设立工商界政治学校,组织有关人士政治学习,对工商联委员和其他工商界代表,一般采取以政治思想教育为内容,实践和劳动为基础,工作岗位或企业为基地的学习形式。
县委统战部主要是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贯彻执行党的统一战线各项方针、政策,做好统战对象的教育、团结工作,调动各阶层人士为新民主主义建设的积极性。通过调查研究,妥善安排了私营工商业者和其他民主人士的工作,给予相应的政治待遇。例如:民国时期的县商会会长、县城解放时曾出面担任临时维持会会长的蔡日鉴,被安排为筹备县工商联的负责人,随后又被推荐为第一届工商联主任;另一商界代表俞谦,担任第一届工商联副主任,因工作积极,后任主任。老中医叶延春被安排在玉山县中医院坐镇门诊。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对私营工商业的从业人员全部作了安排。对已经失去劳动能力的业主和从业人员、私人所雇的女工,采取“包下来”的办法,安排工作。公私合营企业工作人员的职务,原则上照旧不变;私方原负责人,按照各人的才能安排担任经理或副经理。
对民主党派(如民盟与农工民主党)成员,县委统战部则组织其学习中国共产党方针政策,开展思想交流和业务经验交流。县委对无党派人士、非党知识分子干部的教育、团结、使用工作也十分重视,在各届人民代表会议中都安排一定比例的无党派人士为代表。对原国民党起义的58名投诚人员,执行“爱国一家,既往不咎”“一视同仁、量才录用”的政策,给以妥善安排。他们有的成为国家干部,有的被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有的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