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论述
2006年8月15日
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中,对全党学习《江泽民文选》提出要求。他指出:学习《江泽民文选》,必须牢牢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一步深刻认识和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紧紧抓住党的建设这个关键,进一步深刻认识和科学回答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问题,更好地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使党始终充满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他指出:学习《江泽民文选》,要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活的灵魂,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思想路线,努力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要牢牢把握和坚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使我们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充分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切实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奠定坚实群众基础、提供强大奋进力量。关于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他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就是我们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取得的重要成果。这篇讲话收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
2017年8月15日
习近平回信勉励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他在信中指出,延安是革命圣地,你们奔赴延安,追寻革命前辈伟大而艰辛的历史足迹,学习延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质,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体现了当代中国青年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他强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为之奋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祖国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希望你们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党史回眸
1940年
8月15日、19日 中共中央发出《中央关于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指示》、《中央关于扩大交朋友工作的指示》,指出“要让全党党员深刻认识,争取二百万友军的继续抗战,是今天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中心的工作。而扩大交朋友的方式,是今天友军工作最主要的方式”。
1945年
8月15日 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形式发布《终战诏书》。日本无条件投降。
1981年
8月15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关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指示》指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除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物质生活的需要,还要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生活的需要。群众文化工作的任务是:第一,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和社会主义觉悟,培植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道德和情操,培养科学态度和实干作风,发扬积极进取和勇于改革的革命精神,激励人们热爱祖国、为建设社会主义献身奋斗,造就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第二,使人民群众在劳动、工作之余能够得到有益于身心的文化娱乐,以利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陶冶性情,焕发精神。文化娱乐活动的内容,要以有益于人民身心健康为原则,寓教育于文化娱乐活动之中。第三,积极创造条件,使人民群众在业余时间有可能自愿地参加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从体力和智力两个方面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增进自己的知识、技能、智慧和健康。
历史瞬间
图为毛泽东题写的庆祝抗战胜利题词。
一、因地制宜,采取措施
中国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后,二野第四、第五兵团集结在赣东北地区待命,三野的数万大军要从赣东北地区过境向福建进军,军队需要补给,刚解放的上海等大城市居民还需要粮食支援。上级要求玉山县保证8000名战士粮食的供给和过境主力部队的补给,同时还要调集粮食支援上海等大城市。因此,征借粮食以保证军需民用既是巩固胜利成果,支援解放全中国的大事,也是稳定局势开展工作的重要举措。县委、县人民政府面对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的严峻形势,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清仓,对旧政府在各地的粮仓进行清理。截至1949年6月底,全县从仓库清出粮食108.68万斤;(二)征借军粮,在未实施征收农业税的情况下,实行军粮征借。按当年稻谷收获量计算,向地主征借40%-50%,向富农征借25%-30%,向佃富农征借30%,向中农征借10%-15%,贫雇农不征借。不向城镇商人借粮,但对其要征营业税。征借的粮食,可在秋后抵缴公粮。所借的粮食,由县人民政府印发借粮证并发放到各家各户。征借任务分配依据人口多少、每亩产量、生活水平等条件而定。从1949年5月12日开始,在三区(文成区)杨宅村二、三保进行征借粮食工作试点,然后全县推广。为了达到征借粮任务分配公平合理,征借粮食工作试点的地方都分别召开了贫农会、负担户会议,贫农和负担户均提出了不少意见,检举了有的地主、富农隐瞒了总收入因而征借任务太轻的情况;有的反映某些户负担过重,要求重新审查等。驻村的县工作组听取了群众意见后,决定将三保中的13户中农减去负担,二保中的25户减轻了负担,经反复慎重的讨论后,做到大体趋于公平合理然后再张榜公布。二保共约有140户,征借26户,征借总额为160石。三保全保共有151户,征借34户,征借总额为480石。
6月14日,县征借委员会成立。继后,区、乡成立征借委员会,各乡每日向县粮食局汇报征借、储运等情况。县委召开区工委、区长会议,实行合理负担,纠正偏向。经多次会议讨论,进一步规范征借粮食的工作步骤:(一)迅速在党内动员,召开征借粮食工作组(队)的干部会议,讲明征借的政策,使党内思想统一;(二)在群众中宣传党的政策,使群众了解军粮征借关系全国胜利的重要性;(三)关于对地富征粮数,应坚决执行中央的指示决定;(四)清理仓库的时限为1948年,不涉及以前的;(五)教育粮、会议粮,暂时不动用;(六)在执行中,要团结绝大多数,打击极少数,确保按时完成上级交给借粮任务;(七)粮食仓库地址选在山地,分散隐蔽;(八)在这次征借中,不得吊人打人,不能搞强迫命令作风;(九)充分发挥评议会的作用;(十)处理好征借工作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要粉碎敌人的谣言,强调发展生产,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6月26日,县委召开会议,强调必须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达到征借粮任务分配公平合理。
二、依靠群众,强化落实
1949年6月27日,县委在完成征借任务后,在给全县各乡的信中指出:“征借工作自进行以来,由于全体同志的积极努力,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也发现不少的问题,必须进一步的明确和求得解决,才能使征借工作顺利进行。”县委对征借工作作出要求:(一)将这次征借工作看作是群众工作,切实的依靠群众去完成任务。在依靠群众中,应该注意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在可能条件下,满足他们的一些要求,如撤换保甲长等。(二)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在宣传中,要将目前的形势讲清楚,告诉群众,天下永远是属于人民的,对谣言应及时揭发。(三)这次征借粮食任务分配的依据材料不多,必须很好地依靠群众,要按政策办事,要做艰苦而又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
7月20日,县委再次对征借工作作出指示:(一)根据上级精神,对地主必须不断地进行工作,争取开明地主多借粮,表扬交粮好的;对敢于抗粮不交者,给予打击,起到打一儆百的作用。(二)奉上饶地委指示,因正值青黄不接时期,除了少数富裕地主外,大部分负担户存粮不多,有的已无余粮,决定将征借任务减少一半,并延至7月底完成。其余放在收获新稻谷后完成。为保证军粮急需,要争取逃跑躲避的地主、富农回家交粮。(三)对未交或交得很少的欠户,要限期交纳,不得再拖延。(四)除已收到米、麦、豆外,把油菜籽和油米变款作收入,以解决目前财政困难问题。8月,县委推广四区(章泉区)仙岩乡的经验,依靠和发动群众,把建立武装、清剿土匪和征借粮食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5月至10月期间,全县及时完成了筹集军粮任务。7月至11月,全县还协助华中调粮指挥部调运粮食745万斤,运往沪、杭、粤、闽等省市,有力地保证了军需民用。
借粮的过程,实际上是县委带领新成立的基层组织,在农村扩大影响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县委主动培养本地的积极分子,构建党的基层干部队伍,避免了权力交替产生的真空。借粮任务的胜利完成,显示出县委与党的基层组织的力量,树立了人民政权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