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山县仙岩镇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围绕建设“美丽仙岩·博士村里”乡村振兴主题示范带,科学研究制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帮扶单位、乡贤商友、乡村群众共同参与乡村振兴,不断开创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局面。

作为远近闻名的“博士村镇”,仙岩镇充分发挥本地人才众多、乡贤辈出的优势,通过邀请乡贤返乡参观讲课和“我给家乡捎句话”等活动,发挥在外乡贤的知识优势、科技优势、资金优势和市场优势,助力家乡乡村振兴,通过汇款筹措资金167.4万元。同时大力弘扬乡贤文化,厚植博士文化底蕴,设计创作文创产品“博士砚”,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人文仙岩栏目,推广乡贤故事,培育青少年向乡贤学习,成长为栋梁之材回报家乡。“从我们官溪走出去的博士就有40多名,还有“两弹一星”功勋胡仁宇、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组成员胡其正等顶级科学家,每年到我们官溪胡氏宗祠参观的游客有上万人。”仙岩镇官溪社区的文化志愿者梅启贵告诉记者,村民和乡贤还共同建设了网络发布平台,在线上展示官溪的风土人情、文风文脉,凝聚起在外游子的家乡情怀。
“乡村振兴是为了群众,关键也要靠群众。”仙岩镇党委书记程志平表示,为了调动乡村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党委、政府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和数字乡村建设,在原来“民情恳谈”“民情档案”“三民工作法”的基础上,创新开展“民情一点通”党建工作法,实现“民情在一线收集、民生在一线落实、民心在一线凝聚”。“民情一点通”自2021年11月上线以来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860余条,交办处理率达100%。针对群众提出的集镇美化和河流整治等建议,仙岩把美丽集镇建设重点放在改善人居环境、提升集镇品位和河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上,投资1500余万实施了老街地下管网、路面“白改黑”“老粮库”乡村振兴综合体和波溪沧溪两河四岸提升改造等项目,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支持。“看到家乡面貌一天天变美,我们都很高兴,村民都自觉为项目建设让出宅基地,支持家乡建设。”毛家社区党支部书记刘锋告诉记者,村民们还主动加入护河志愿服务队、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共同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
建设和发展数字乡村,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动力源泉,要做好“数字乡村+”文章。“数字+特色产业”,利用数商兴农平台,打造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抓“产销对接”这个关键点精准发力,建设仙岩农特产品智慧运营体系,助力八都索面等农特产品顺畅“出乡”。“数字+社会治理”,建立“数字仙岩”平台,设置数字党建、民情一点通、政务服务、政务公开、平安乡镇等栏目,构建党建宣传到户、政务公开到家、平安技防到人的数字化体系。“数字+文化”,以官溪家风家训、博士文化IP构建为核心,打造具有勤廉风格的数字文化符号和廉政教育基地,同时借助数字化等高科技手段,打造“家风家训、博士文化、勤廉教育”三大中心文化IP,整合资源,打响品牌,突出特色。
下一步,玉山县仙岩镇要抓住数字经济的东风,推动数字经济数字产品发展,让网络成为新农具,让直播成为新业态,让数字成为新资源,争取打造一个“数商兴农”的仙岩乡村发展样本。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玉山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