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1日,记者在玉山县长红蔬菜种植基地里看到,工人们正在对今年起种的新菜品花菜进行施肥。据了解,长红蔬菜种植中心是一家主要种植救心菜、长寿菜等新品种蔬菜的基地,现有育苗示范基地50亩,单次可育苗50万株,供300亩基地种植。此外,中心还以订单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为抓手,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基地周边已有20多户农民萌生了种植蔬菜的意向。




位于四股桥乡的玉山县长红蔬菜种植基地,是玉山实施大棚蔬菜基地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的活力、丰硕的果实、喜人的成就,在玉山大地“农”墨重彩地绘就出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振兴“丰”景。



在四股桥乡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区,现代化蔬果种植大棚连成一片。“千亩蔬果种植基地是田园综合体项目的重要组成,未来我们将和江西农林产学研中心一同合作打造玉山县首个现代化科技农场。”项目负责人颜晓飞说,通过对未来农园版块现状农业规模的扩展、田园综合体项目推进,约有2000名当地村民将享受到田园综合体带来的红利。




一乡一业成规模、一村一品显特色。玉山抓产业布局,谋划“大农业”发展蓝图,抓扶持力度,提供“大农业”发展保障,抓产业重点,提升“大农业”发展质量。出台《关于加速发展“大农业”的28条措施》,围绕优质粮油、瓜果蔬菜等主导产业和玉山白玉豆、玉山香榧、临湖大蒜等“十大”精致特色产业进行规划和布局;加快推进十坊线、沙松线、玉紫线、玉占线、G320国道沿线等5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力争到2025年,主导特色产业产值过5亿元以上。




与此同时,玉山抓品牌建设,增强“大农业”发展效益。积极开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二品一标”申报和农业品牌创建工作。全年新申报绿色食品5个、有机农产品认证5家、名特优农产品1个,“二品一标”总数达36个,比上年增9个。在上饶市首届斗茶大赛中,江西三山实业有限公司、江西绿都茶业有限公司、上饶市三清山元盛茶业精品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送选的产品获得银奖,玉山县大成仓食品有限公司“得尔乐”品牌进入“赣鄱正品”认证品牌名单。不断强化的产业支撑,让玉山农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白墙黛瓦、小桥流水、群山环绕……行走玉山的大小村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情画意让纷至沓来的游客流连忘返。




实干,让梦想照进现实。玉山持续推进秀美乡村建设,全面完成69个新农村建设省建点建设,打造了临湖镇院边村大洋畈自然村和四股桥乡外山村油店自然村两个大农业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巡视点。按照“全省美丽宜居示点县”要求,全年完成打造2个全域美丽宜居乡镇,18个美丽村庄、2600个美丽示范庭院。6个行政村获评“江西省森林乡村”。




行走在双明镇徐村社区的沿河路上,只觉微风拂面,只看水鸟嬉戏,一边是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一边是波光粼粼的金沙溪水,直叫人心旷神怡。在“四美”建设过程中,双明镇注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尊重居民习惯的同时优化了乡村风貌。




双明镇沿河路的风景,是玉山逐步完善符合村庄实际、村民积极参与、长期实用管用的管护模式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县已安装完成5G+长效管护平台大屏幕和试点村的视频监控,制作农户“门前三包”责任牌。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关注量达3万余人。



临湖镇美民农业蔬菜种植基地前段时间迎来了丰收季,基地每天大约有45名来自周边村庄的村民在劳作,人均收入增收3000元左右,有效帮助附近村民解决了就近就业问题。同时,作为当地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支持产业项目,每年还将为两个村庄带来15万元差异化分红,极大地带动当地集体经济的发展。




玉山县委、县政府围绕“强龙头、育基地、富农户”的发展思路,依托玉山实际情况,巧用衔接资金,推动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香榧、瓜蔬、中药材等种植产业企业、基地。其中,在六都乡培育发展起来的小番茄种植产业,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已发展成流转土地1800余亩,建成智能温控番茄种植大棚86个,带动周边5个行政村村集体及140多户脱贫户和“三类监测对象”及农村富余劳动力增收,年产值达7000万以上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玉山县积极扶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企业,采取“服务组织+村集体+农户”“服务组织+主体+农户”模式,公司以全托、半托、代管三种方式为农户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有效解决了农村土地“谁来种”的问题。2020年4月组建的玉山县农三强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目前是江西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和优质稻重大技术协同推广的示范基地和江西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乡村振兴示范基地”,2022年农机社会化服务规模面积达到2.2万亩,实现经营收入430万元,帮助农民增收累计542万元。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玉山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