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公检法的骗子
诈骗说辞常常让人防不胜防
如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
提高反诈意识是关键
近期,某辖区居民多人接到冒充公检法诈骗电话,已有数人上当。
案例一:某镇居民林某报案称其接到“某市警方”电话,以林某涉嫌洗钱案需要对其名下所有账户进行冻结清查为由,被诈骗5万多元。
案例二:某镇海街道居民蔡某报案称其收到假冒“市公安局”的通知短信,以未办理年度报备为由让蔡某点击虚假链接,被诈骗4900元。
案例三:某镇居民陈某报案称其接到“某省警方”电话,以陈某涉嫌犯罪为由要求其转账到安全账户,被诈骗5万元。
诈骗套路
诈骗分子通常会扮演“警官”“检察官”“法官”等角色,制作所谓“逮捕证”“通缉令”“传票”,进一步迷惑和恐吓受害人。以受害人涉嫌洗钱、贩毒、拐卖儿童、或者法院有传票、信用卡透支、医保卡被冒用等为由恐吓受害者,然后打着帮助受害人洗脱罪名的幌子,诱使受害人一步步掉进陷阱里,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配合调查或需要在网页填写个人信息以证清白,并要求受害人不得告诉任何人,包括配偶、子女和警察,从受害人电话被接通直到转账汇款的整个过程,电话始终处于通话的状态。

1、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办案,更不会通过电话做笔录,民警办案一律面对面;
2、公安机关不会在电话中索要受害者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
3、电信、医保、公安、法院、检察部门不会互转接电话;
4、公检法机关不存在安全账户或者核查账户,更不会让公民提现转账汇款。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