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卫生健康 【卫生健康】首届玉山县弘扬黄家驷精神医学奖(奉献奖):杨尚贻——做一名清清正正的好医生

【卫生健康】首届玉山县弘扬黄家驷精神医学奖(奉献奖):杨尚贻——做一名清清正正的好医生

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激励广大医务工作者献身卫生健康事业,办好人民满意医院,现将首届玉山县弘扬黄家驷精神医学奖获得者典型事迹进行展播,敬请关注!

——编者按

杨尚贻,中共党员,副科级干部,主任医师,玉山县人民医院原院长。从二十出头风华正茂到年逾古稀两鬓苍白,从医50多年,75岁时因身体原因离开工作岗位。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老院长杨尚贻说:“我的职业是医生,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做一名清清正正的好医生,用自己的医疗技术治病救人。”

从农村卫生院到县人民医院,从普通医生到大外科主任到县医院副书记,再到副院长、院长,又从院长到普通医生,他宠辱不惊,淡定从容,一以贯之地认真做好每一台手术,精心治疗每一名患者,始终以一颗朴素执着的医者之心践行自己理想和追求,从未有过改变。

他仁心仁术,服务百姓。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刚从医学院校毕业的杨尚贻夫妇被分配在玉山县童坊乡中心卫生院工作,一晃就是十来年,他将所学的医学知识和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怀玉山这片红色的土地,对待病人,无论贫富,无论是官员还是普通百姓,他都一视同仁,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得知他要调县城工作时,老百姓夹道相送,依依惜别。至今,当人们谈及他们夫妇时仍赞不绝口,年轻一代虽不识其人,但闻其名,他们的事迹在几代人中广为传颂。

他孜孜不倦,追求医术。上世纪70年代末,文革已近尾声,医疗卫生事业再现蓬勃发展之势,杨尚贻调入县医院成为一名外科医生。他如饥似渴地钻研医学知识,当时他和爱人、女儿五个人挤住在一间屋子,看书的桌子都腾不出来,每晚都是坐在床上看医学书籍。作为业务骨干,他被派到上海医院进修泌尿外科,学成回院后开设了泌尿外科,率先开展一系列泌尿系统手术,医院外科实力迅速提升。

他无愧岗位,履职尽责。1988年,他以副院长代理院长开始走上院长岗位,他基于多年科室实践经验,充分调研,撰写医院发展规划,起草奖金绩效分配草案,拓展专科业务发展,精心选派进修人员,合理建设人才梯队,医院的医疗业务得到蓬勃发展,周边县区许多患者慕名前来就医。1988年至1992年约5年时间内,实现医院年业务收入翻五倍,医院综合实力在全地区名列前茅。
他淡泊名利,清正廉洁。“当一名好医生足够令我很好地生活,其他非正当的所得我一分也不会拿,拿了会睡不好、心不安。”他一边任院长,一边做外科医生,期间从未放下过外科技术。作为院长,他以身作则,廉洁从医,无论作为医生还是作为院长,他都坚持拿自己所得,其他馈赠一切谢绝。
他传承医术,誉满杏林。从医50多年,他带的学生很多,对每一名学生都严格要求,每天给他们指定学习内容,考核他们学习成效。他既要求医术,更要求医德。他说:他每晚都要去病房看当天手术的病人,及时了解有无术后问题,只有看到手术病人一切正常他才会放心,不然晚上睡不着。坚持每天查房,几十年如一日,就算当了院长,就算年逾古稀,也从未例外。言传身教、医德传承,杨尚贻老院长所带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他们后来基本上都成了玉山鼎鼎有名的外科医生,在玉山百姓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玉山是中国著名胸外科奠基人黄家驷先生的故乡,冠名黄家驷医院的玉山县人民医院精医崇德、砥砺前行,具有浓厚的医学文化氛围。时间带走了岁月,冲淡了往事,但时间也见证了品质,传承了精神。杨尚贻老院长是深受玉山人民尊敬的医学前辈,也是一代代玉医人学习的楷模和榜样。(记者 张和清)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玉山之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博士县—玉山之窗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yszc.com.cn/8422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970372399

邮箱: admin@yszc.com.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