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西诗派 文脉传承 热点评论 | 回望2023“江西诗派”系列文化活动

热点评论 | 回望2023“江西诗派”系列文化活动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发挥文艺评论对高质量创作的引领推动作用,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江西日报社副刊部共同主办了2023江西文艺热点推选活动,并组织文艺评论家对入选热点进行评论。现刊发热点一“听风起江右 品诗意千年——擦亮江西诗派文化IP”的评论文章,以飨读者。

 

江西是一片盛产诗歌、诗人辈出的土地。

有宋一代,一个以“江西”命名的诗派影响广泛而深远。江西诗派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流派,也是江西重要的传统文化标识。为更好传承江西诗派古典诗歌传统,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诗歌道路,推动新时代新诗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走向具有中国精神、中国气象的广阔天地,2023年江西举办了一系列活动,来擦亮江西诗派这个文化IP。

开幕大戏是江西诗派高端学术论坛。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权威专家齐聚九江,他们围绕江西诗派的历史成因、艺术成就和当代启示等展开研讨。

江西诗派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地域命名的诗文派别。诗派提倡学习杜甫的诗歌创作,把杜甫称为诗派之“祖”,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诗派主张“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无一字无来处”等创作理念,诗风生新瘦硬,诗意跌宕起伏,题材上渗透着书卷气息的同时,又注重表现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江西诗派对南宋以及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专家们提出,江西诗派鲜明地代表了朱熹所总结的江西人和江西文化“志大”“耻于人同”“坚执”“秀而能文”等特点,是前人留下的极为宝贵的遗产。

如何赓续这份宝贵的遗产?新时代诗歌传承发展中,如何吸收江西诗派的营养进行当代诗歌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由中国作协《诗刊》社、江西省文联、江西省作协共同主办的江西诗派与新时代诗歌创作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与会专家们在充分分析、探索江西诗派的诗歌主张、诗歌特点的基础上,就江西诗派的当代价值与启示、江西诗派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以及江西诗派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传承弘扬、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发表了见解。

李少君认为,学习研究江西诗派,感触最深的是江西诗派对前人诗歌的尊重、推崇和整合,对诗歌资源和文化遗产的态度。江西诗派是文化传承发展的典范。看重本来、注重当下、创造未来,就是诗词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王磊光谈到,从重新审视诗歌的“文”与“道”的关系,重构新的文与道的范式来看,江西诗派确立范式的历史经验,能够给我们今天的诗歌创新以巨大的启示。谢冕则提出,当代诗人应该重视诗歌的时代性,重视诗歌和时代的关系,认为诗人必须重视时代,为时代代言。

一些专家提出了“新江西诗派”的概念。孙明君认为,江西诗派虽然彪炳史册,但已经成为历史,新时代需要建设新的江西诗派。在江西诗派之前,魏晋时代有千古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近代有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及其子陈寅恪。在创建新时代江西诗派时,我们有必要弘扬陶渊明、黄庭坚等古代诗人的思想和创作,在继承前人精神的基础上,创造新境界、缔造新诗派。

专家们更具体地提出,新的江西诗派在表现内容上不再以个人的际遇为中心。诗人在表现个人际遇,个人情致的同时,要积极弘扬江西的革命文化,担负表现江西美好山水的使命。“黄庭坚以唐诗的集大成者杜甫作为他学习的对象,他的诗歌理论对于江西诗派和后世影响非常大。今天,我们应该弘扬这些古代的思想家、诗人的精神,来开创今天江西诗派的新境界,缔造一个新的江西诗派。”

与学术界的热烈研讨相呼应,“诗与人民·江西诗派”诗歌朗诵会、“桃李春风·江西诗派”主题书法作品展、《听见江西诗派》广播线性节目等一系列围绕江西诗派的创作、展演活动以更贴近的姿态,让这个风雅千年的诗派更鲜活地展现在现代人面前。

江右多诗人,江西遍地诗。

江西是一片写满诗歌的大地,这里的人们呼吸吐纳的是诗,他们血液里流淌的也是诗。每逢雨润百谷的时节,这片养育过陶渊明、晏殊、晏几道、欧阳修、曾巩、王安石、黄庭坚、杨万里、周必大、姜夔、刘辰翁、文天祥、谢枋得、陈三立……的土地,便成为一个诗的海洋。

诚如专家们所说,这块土地上应当生长出一个“新江西诗派”。

作者:李滇敏,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江西日报社副刊部主任

 


编辑:李隽
审核:王丽君
签发:叶青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江西文艺评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博士县—玉山之窗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yszc.com.cn/9334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970372399

邮箱: admin@yszc.com.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