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明实践 他递交了一份申请,续一个三年之约 | 新时代“中国好人”故事

他递交了一份申请,续一个三年之约 | 新时代“中国好人”故事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组织开展网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发动广大网友和城乡基层干部群众举荐身边好人好事,定期推评“中国好人榜”。中国文明网《新时代“中国好人”故事》专栏,晚间为你讲述“中国好人”故事。让我们一起学习“中国好人”最可贵的精神品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毕全亮。图片来源:今日蓬莱微信公号

毕全亮是山东省烟台市蓬莱二中的一名语文老师,2018年8月来到西藏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支教。2022年7月,48岁的毕全亮完成援藏工作,这四年他长了不少白发,自己笑着说终于要带着“高原白”回到烟台海边。

得知毕老师就要离开,孩子们悄悄在他桌子上留纸条:“老师,留下来吧,再教我们一年,送我们毕业吧。”纸条上一个个签名让毕全亮犹豫了:“有点感动,是一种被认可的光荣和被需要的感觉。”2022年8月,毕全亮向烟台市教育局递交申请,再待3年。

 

 

毕全亮和藏族孩子们的合影。图片来源:大众网蓬莱微信公号

从支教开始,毕全亮一直担任2到3个班的教学任务,远超上级要求1个班的工作量。他心里想着,要把山东的教学理念和资源带给日喀则的孩子们。不仅如此,毕全亮还鼓励曾经在烟台蓬莱教过的学生也加入到爱心援藏的行动中:学生邹广超为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所在地的村民寄送一批衣物;学生邢包钢为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捐赠一批图书……只要对孩子们好的事情,他都想去做。

毕全亮说,最让他难忘的是他在蓬莱的学生聂振淼资助日喀则学生格桑玉珍的事。格桑玉珍与双目失明的母亲一起生活,经济压力比较大。在一次聊天中,毕全亮把格桑玉珍的情况告诉了聂振淼。当时聂振淼已经毕业20年,他告诉自己的老师,虽然没见过格桑玉珍,但是愿意帮她更好地完成学业。四年间,聂振淼资助了5万元。如今的格桑玉珍已经是陕西师范大学的一名学生。就这样,一个老师,两个学生,山海相隔八千里,成就了一次“爱的传递”。

 

 

批改作业中的毕全亮。图片来源:大众网蓬莱微信公号

如今已是毕全亮在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支教的第6个年头。6年前,他从蓬莱带到日喀则的银杏树种子已经在这里长大。“我要送孩子们毕业,晚几年再回去看家乡的海。”毕全亮说。

2023年第四季度毕全亮

入选“中国好人榜”

 

来源:中国文明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博士县—玉山之窗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yszc.com.cn/9933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970372399

邮箱: admin@yszc.com.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