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县教体局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减”工作的决策部署,把“双减”工作作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坚持双向发力,不断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努力以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
记者日前了解到,仙岩小学在落实“双减”工作中,精准定位“三个立足”,抓实抓细“三个课堂”,全力推进“提质增效”,积极践行树德、增智、健体、润美、爱劳“五育融合”,努力推动教育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
在“双减”背景下,仙岩小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优化夯实学科课堂,把质量提升发力点落实在课堂40分钟内。靶向教研,破解教学问题。以集体备课、同课异构为载体,通过认真研读课标、教材、学生,扎实做好模拟上课——现场改课——公开授课各环节,众筹智慧、把握教材、整合内容,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齐抓共管,抓实教学常规。强化常规检查,坚持每月一次,强化跟踪督促。严格作业管理,坚持严控总量、坚持科学有效、坚持统筹管理,面批与全批结合、辅导与反馈结合;作业成果运用“两创新”——作业设计展评、学科作业融合。完善机制,强化质量监管。加强薄弱学科督导,对教学质量薄弱的班级或学科进行专项督导,促进教师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学科督导、分层作业、培优辅差、启动学生青蓝工程等举措,实现提质增效,对任课教师提出教学建议,变压力为动力,促进教学质量上台阶。青蓝结对,推动一体发展。通过“青蓝”结对,发挥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研组长的传、帮、带作用,带领年轻教师提高教学技能;通过组织外出培训、线上培训和校本培训等途径,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促进教师共同提高、一体发展。
仙岩小学积极探索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学生需求的体验课程,构建了国学类、科技类、体艺类三大类课程群,设置了海模、机器人、小制作小发明、电脑绘画、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绳彩飞扬、古筝、电子琴、扬帆合唱团等二十余个社团供学生自主选择,推动在活动内容、社团计划、师资配备、纳新规程等方面不断成熟和完善。课程实施生本化,实行“坐班+走班”形式,打破年级、学科界限,走班选择感兴趣的社团,专门组织编印了《古韵来启蒙》《古韵伴成长》《古韵润人生》等校本教材,每学期举行“古诗词考级”活动,一学年举办一届“我爱古诗词”赛诗大会。2020年该校学生作为上饶市唯一代表参加全省海模比赛并荣获一等奖。课程展评体系化,全面融入教育教学常规体系,形成了古诗词考级、我爱古诗词赛诗大会、校园科技月、悦享经典阅读等一批经典项目,深受师生喜欢、家长满意和社会好评,彰显了学校办学的质感和厚度。
仙岩小学为让学生能从象牙塔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建立自己与外界的恰当关系,科学设计了不同年龄段的综合实践活动。德育实践活动,根据六年在校学习200周的时间现状,学校科学设计了“前行200步”德育素养课程,让孩子小学六年学习每周有一个德育小主题。每学年结合节假日、纪念日等,在不同年级选择其中“一步”组织开展校级展评活动。劳动实践活动,该校编印了《劳美沧溪》劳动主题校本课程(获2022年省第三届中小学、幼儿园100门出彩校本课程省级二等奖、省大中小幼劳动教育典型案例二等奖),以“课堂+活动”“班级+社团”“体验+实践”等方式,打造2400平方米的开心农场、一平方米的“一米菜园”,让学生亲身观察农作物生长规律,体验种植、采摘、分享等乐趣,实现学生树德、增智、健体、润美、爱劳“五育融合”。
仙岩小学校长吴亲虎告诉记者,学校将以深入推进“双减”为契机,不断学习探究先进的育人理念和模式,借鉴兄弟学校好做法好经验,正确处理传承与发展的关系,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教,坚持育心、育德、育人紧密结合,为教师专业发展铺路,为学生幸福成长奠基。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玉山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