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昌7月8日消息(记者胡斐 实习生熊妮娜)“哪里有险情,专家就指导到哪里,坚决杜绝‘小险变大险,大险变大灾’。”7月6日,在江西省防汛救灾指挥部新闻发布会上,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副秘书长、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许盛丰强调说道。据悉,江西省水利厅先后派出33批次专家组,前往一线指导,其中,沿江滨湖地区285处险情全部得到控制。
7月6日,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新闻发布会在南昌召开(央广网记者胡斐 摄)
科学精细调度水利工程 累计拦蓄洪量16亿立方米
今年入汛以来(至7月2日),江西省共发生14次编号洪水,45河(湖)112站次发生超警戒洪水,超过2020年全年超警戒站次。
为应对江西多段水位相继突破警戒的情况,省水利厅依据实时降雨、预报分析研判及水库调度情况,梳理分析部分地区圩堤情况,对千亩圩堤进水运用提出指导性意见,尽量减轻下游防汛压力,“一库一策”制定小型水库安全度汛措施。
此外,江西省水利厅还采取了精准调度水库滞洪错峰、拦洪削峰的措施。入汛以来,共发出调度命令120份,充分发挥水库防洪减灾效益。
“我们全过程跟踪雨水情发展态势,认真分析洪水演进过程,先后下发12份调度命令,为下游累计拦蓄洪量16亿立方米,最大削峰率56%,极大地减轻了洪水造成的损失。”许盛丰介绍道。
许盛丰介绍防汛抗灾等工作(央广网发 熊妮娜 摄)
细致指导地方处置险情 285处险情全部得到控制
科学防汛,离不开专家技术支撑。出现险情后,江西省水利厅先后派出33批次专家组,前往一线指导。前方专家通宵达旦,协助地方处置险情。后方专家指导组统筹部署,将省级专家库175名专家分成40多个组,动态轮换,精准“投放”力量。
7月3日,鄱阳县角丰圩发生泡泉和脱坡险情,加派2个专家组赴现场指导险情处置,专家组与当地水利部门商讨确定处置方案,指导抢险人员迅速控制住险情。在专家的有力指导和地方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沿江滨湖地区285处险情全部得到控制。
鄱阳湖超警后,专家指导组加密研判分析,“一堤一策”提出应对策略,适时调整充实一线水利专家。目前,仍有17个专家组在沿江滨湖地区指导防汛工作。
科技赋能提质增效 发布山洪灾害预警1万次
记者还了解到,面对频繁发生的强降雨天气,江西水文水利部门充分发挥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作用,强化防汛“三个3天”水文情势预报,及时发布江河洪水、山洪灾害等预警信息,为地方提前转移危险区群众提供精准服务。
今年入汛以来,江西共发布洪水预警190期、山洪灾害预警1万次,发送预警短信63.6万条,预警服务人数45.8万人次。
此外,江西省水利厅还运用“智慧防汛会诊平台”,前后方专家线上会商会诊,打破地理空间的限制。不仅加速了决策过程,还极大地提升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许盛丰强调,下一步,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将充分认清当前防汛形势,滚动研判长江鄱阳湖超警堤防突出风险和薄弱部位,根据地方形势及需求紧急调拨物资、队伍支援各地。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