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赣州7月19日消息(记者刘培俊 见习记者周蓓)7月17日至18日,纪念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而今迈步从头越——长征路上学党史”网上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江西会昌。采访调研团一行追寻红色足迹,重温往昔峥嵘岁月,沉浸式了解会昌盘活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的生动实践。
会昌山上的“彩练”(央广网发 吴敏 摄)
会昌县城北,风景独好园利用红色资源,布局五大板块,伟人旧居变身热门研学基地。在“峥嵘记忆”区,伟人旧居与粤赣省委革命旧址群在绿树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庄严肃穆。
走进红色历史陈列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壁上生动的数字沙画。跟随沙画视频镜头,采访调研团仿佛走进了那段历史时光,沙画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都被赋予了全新的魅力。
会昌风景独好园(央广网发 刘兆春 摄)
这是陈列馆的数字化展陈方式的一道缩影,作为全国首座院落群式红色文化数字陈展,风景独好园还运用了3D投影、全息投影等方式,让红色历史“活”了起来,增强了空间体验感和互动性。
在会昌县城西郊,珠兰乡山水交融,物产丰饶,贡江穿境而过,红九军团纪念馆就坐落在珠兰乡大西坝村里。
1934年10月16日,红九军团在会昌珠兰埠完成集结休整后,奉命从珠兰白沙、大西坝等渡口横渡贡江,经庄口、庄埠、靖石等地向安远龙布挺进,开始了伟大的长征。
“红九军团是一支作风够硬、战斗力极强的部队,被誉为‘长征的战略骑兵’,在红军长征前的几次反围剿斗争中发挥着诱敌深入的重要作用。”珠兰乡党委书记刘中国告诉记者。
红九军团纪念馆采用历史图片全景沙盘、历史文物等方式,重现红九军团的光荣历史。铜质红星章、草鞋……纪念馆内摆放着的文物,至今仍闪烁着浓烈的时代气息。
“近距离接触、了解红九军团骁勇善战的事迹后,我被红九军团艰苦奋斗、勇于拼搏,誓死保卫苏区的精神深深打动,这种精神也将激励着我前进。”中国经济网记者朱晓航说。
“当兵就要当红军,红军穷人心连心;报名参军上前线,冲锋陷阵杀敌人……”在白鹅乡梓坑村的上空,飘荡着一阵嘹亮高亢的歌声,这是梓坑村的红色山歌队的拿手曲目之一。除了红色山歌队,梓坑村还组建了讲解员队伍、现场教学队伍和情景舞台剧队伍,这些队伍全部由学生组成。
梓坑村内的围屋(央广网见习记者 周蓓 摄)
梓坑村内,屋舍俨然,绿荫蔽日。这里还坐落着中央军区政治部旧址、中央总供给部旧址等十余处红色革命旧址。这些旧址墙壁上,至今清晰地保留着“打倒国民党军阀”“白军士兵不要来打红军”“白军士兵你们也是工农出身”等红军宣传标语。
依托着这些丰富的红色文化,不少学子和游客也慕名来到这里进行研学、观光。在光伏、大棚等传统产业基础上,梓坑村也因此衍生出了研学培训、旅游民宿、餐饮小吃等新业态。一幅产、教、旅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徐徐展开。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