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不忘来时路 奋进新征程 【教育强县】融通家校社 共绘同心圆——近观玉山县临湖小学育人模式从“骨感”向“丰满”奔赴

【教育强县】融通家校社 共绘同心圆——近观玉山县临湖小学育人模式从“骨感”向“丰满”奔赴

玉山县临湖小学是一所距县城30多千米、有着近90年历史的老校。现有教师124人,学生1525人。近年来,该校深刻认识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重要性,通过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和机制共建,打破传统教育场域壁垒,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随着理念的转变、实践的尝试,该校已从原来简单、随意、单一的“骨感型”育人模式逐步转向为有意识、有计划、体系化的“丰满型”模式,绘就起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同心圆。

以家校互通为“基”   营造协同育人优质生态

学校每学期开展“万师访万家”集中家访活动,构建“党支部领导+德育处领衔+年级组领命+班主任领队+任课教师领职”的“五领”家访组织体系;完善“一生一档”,对留守儿童、单亲孩子及建档立卡户学生,用心用情唱好“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在学习帮扶、心理疏导、生活关怀等方面开辟特殊通道;共筑“安防体系”,围绕交通、食品、防火、防溺水、防电诈等安全事项,与家长互通交流安全知识,共商防范要点。

学校还分学段分时段举办家长会,让家庭、学校双方互通学生在家在校学习及生活情况,共商育人机制,共解育人困惑,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优质教育生态。

以“三礼”活动为“媒”   架设协同育人桥梁纽带

该校把孝道、雅行作为立德树人重要内容,开辟“三礼”教育赛道,搭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桥梁纽带。每年9月举办“一年级开笔礼”以启智、3月举办“三年级成长礼”以明德、6月举办“六年级毕业礼”以逐梦。一场典礼、一次启蒙,邀请家长、师生、社区人员到校观摩、体验,让学生的成长更具温度与鼓励。常态化开展“小黄帽”志愿队“小手拉大手”活动,安排党员教师和社区志愿者活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社区的大街小巷,全方位增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凝聚力量,全力助推学生精神成长。

以课程建设为“轴”   推动协同育人更加开放融通

为持续深推“双减”,丰富课程建设,学校精心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例如组织学生走进豆腐坊、大蒜基地(临湖豆腐和大蒜是当地特产)实地观摩,聘请家长和社会人士担任“特邀讲师”,让学生通过观察学习豆腐的制作程序和大蒜的生长过程,掌握一定的生产劳动技能,也更直观深入地感受劳动的艰辛与生活的不易,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强烈内驱力。学校每学年会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进校园、进教室,观看少年宫兴趣社团表演等,零距离感受孩子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目前,该校已将这几项活动编入校本课程。

以平安校园建设为“芯”   构建协同育人坚实防护网

每年汛期,学校会因时因势招募一批学生家长和社会爱心人士,加入“水域巡防志愿者服务队”,对学校周边重点水域、重点时段进行巡逻巡查,并快速反馈巡查情况,合力为学生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同时,学校还会邀请社会专业人士入校开展消防知识讲座、防校园欺凌等法治宣讲,并相应开展防火、防震等安全演练,切实提升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与应急自护能力,构建学校牵头组织、家长积极支持、社会协同配合的坚实安全防护网。

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是一场爱与责任的接力。新征程上,临湖小学党支部正以优质教育均衡作为新起点,锚定目标,接续奋进,聚力前行,绘写机制更加健全、体系更加“丰满”的育人同心圆,为教育续写更加动人的春天的故事。(周含笑  章洪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博士县—玉山之窗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yszc.com.cn/12872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970372399

邮箱: admin@yszc.com.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