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华砚文化联合会专家委员、中华砚雕师、全国砚雕作品金奖获得者、玉山县政协委员廖芝军先生雕刻创作的目前全国最大的罗纹砚——《大美玉山》砚,被玉山县规划馆收藏,陈列于规划馆大厅,供市民和各地游客参观鉴赏。

《大美玉山》砚陈列于规划馆大厅显眼位置,总长200厘米、宽100厘米、厚8厘米,重量约1.2吨,采用玉山县特有的罗纹石精心雕琢而成。该砚以玉山县“打造创新开放东大门、建设现代化美好玉山”的发展理念为创作主题,通过大写意的雕刻手法,将玉山的自然风光、人文底蕴以及城市发展的蓬勃生机展现得淋漓尽致。砚台上的纹理细腻,如同水波荡漾,与雕刻的精美图案相互映衬,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创作者的匠心独运。“自从2014年成立雕刻家协会以后,协会所有的雕刻艺人,都想创作一副玉山的大砚。”中华砚雕师罗纹砚技艺非遗传承人廖芝军表示,“集思广益后,我们以江西东大门、大美玉山为理念,创作了这幅可以说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一方罗纹砚,既传承了玉山的非遗文化,也让更多人了解玉山的罗纹砚。”

砚额正中,雕刻唐代大诗人戴叔伦(约732–约789)《送前上饶严明府摄玉山》中的名句“家在故林吴楚间,冰为溪水玉为山”;砚额左边为国家5A级景区三清山;砚右边的古塔,为玉山县城西郊“文成塔”;砚台右侧草木葱茏、小桥流水;砚下边雕刻着具有玉山地标性的古楼建筑群;砚右下则为大面积墨海。
廖芝军介绍,这方砚台汇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时间,之所以能完美地容纳下这么多雕刻元素,与罗纹砚的选材密不可分。廖芝军说:“我们自从选料开始,花费了3年时间。因为我们要选取老坑的就是浅水以下的石料,精选叫细罗纹,接着反复构思,然后根据玉山的史料和玉山的人文、图片来进行创作。”

自罗纹砚展出以来,不少市民在参观后都赞不绝口,规划展示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大美玉山》砚为规划展示馆带来了人气,也增添了不一样的文化气息。市民刘望看到后赞不绝口:“亲眼看到这么精美的作品,真的是太震撼了,这不仅是一件砚台,更是一件艺术品,现场体验比书本上的知识更生动,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增强了自己的文化归属感。”
玉山县规划展示馆工作人员王青美也表示,“自罗纹砚展出以来,前来参观的市民数量明显增加,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人流量比往常增长了近一倍。大家在欣赏罗纹砚的同时,也会向我们询问关于罗纹砚的历史和制作工艺等问题,我们都会耐心解答。这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为宣传玉山的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玉山罗纹砚制作技艺于2013年4月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大型罗纹砚在规划展示馆的展出,不仅为市民提供了近距离欣赏非遗技艺的机会,也进一步提升了罗纹砚的知名度,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一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罗纹砚作为文化的符号,能成为城市文化的亮点,促进市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特别对青少年而言,能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的自信和民族的自豪感。”廖芝军最后说道。(记者 陈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