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昌讯 (记者钟珊珊) 近日,昌南新城南北连通渠工程项目建设完成80%,预计年底将实现通水目标。该项目建成后,将解决昌南新城区域的排涝问题,完善污水收集系统,提升青云谱区水环境及投资生活环境。
“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得益于项目审批的高效率。”项目建设方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在前期审批环节至少节省了3个月时间。
按照常规流程,政府投资项目开建前,用地预审、可研编制、初步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证办理等所有手续办下来,需耗时160余天。为了让项目早日开工,南昌市行政审批局实施“多证合一、多规合一、多介合一、多评合一、多审合一、多测合一”改革,通过容缺受理、模拟先批、承诺审批、并联审批等新模式,把时间压缩至70余天,让项目的审批走上了精简高效的“快车道”,为后期施工预留了充足的时间。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由于涉及部门众多、整体关联性大、专业技术要求高,一直是行政审批领域里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近年来,随着南昌市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审批的“堵点”“难点”问题逐渐暴露。该市在推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体制改革的基础上,以国家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为契机,创新实施“六多合一”集成审批模式,最大限度地优流程、减环节、压时限,全力为项目建设“清障”“开路”。这一做法被住建部作为经验在全国推广。
面对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该市创新审批模式,推出多项便民利企举措,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5G基站是支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然而,5G基站设施建设审批涉及部门多,审批时间长。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去年6月以来,该市首创“绿色超简”审批模式,对涉及的施工许可、市政、园林、道路开挖等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豁免清单”管理,同时免除5G基站设施道路、园林设施等开挖、占用费用,使5G基站建设开工周期由2个月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建设进度加快的同时,平均单个新建基站还节约了8000元左右的费用。目前,南昌市累计开通5G基站8690个,超额完成计划任务,5G网络已实现主城区全覆盖。